粉骨捐躯的意思、粉骨捐躯的详细解释
粉骨捐躯的解释
谓粉身碎骨,献出生命。 唐 杜牧 《又谢赐批答表》:“誓当戮力尽瘁,粉骨捐躯,知无不为,见死寧避!” 明 张居正 《四辞恩命疏》:“九鼎百朋,不足以喻其荣重矣。粉骨捐躯,不敢忘报。”
词语分解
- 粉骨的解释 粉身碎骨,不惜生命。《南齐书·王僧虔传》:“一门二世,粉骨卫主,殊勋异绩,已不能甄,常阶旧途,復见侵抑。”《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臣寧堪粉骨,报命讎门。乞 江 西一境,受臣控督。” 宋 苏辙
- 捐躯的解释 为国家、为正义而舍弃生命为国捐躯详细解释为国家为正义而死。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纪策考》:“ 子胥 至直,不同邪曲,捐躯切諫,亏命为邦。” 唐 刘知几 《史通·品藻》:“借如 阳瓚 効节边城
网络扩展解释
“粉骨捐躯”是一个汉语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拼音与释义
- 拼音:fěn gǔ juān qū()
- 释义:指为某种事业或信念不惜粉身碎骨、献出生命,强调极度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二、出处与引用
- 最早出处:唐代杜牧《又谢赐批答表》中写道:“势当戮力尽瘁,粉骨捐躯,知无不为,见死宁避!”()
- 后世引用:明代张居正《四辞恩命疏》中亦用此词:“九鼎百朋,不足以喻其荣重矣。粉骨捐躯,不敢忘报。”()
三、用法与示例
- 语法功能:多作谓语、宾语或定语,常见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 示例:
- 古代语境:“将士们为保家卫国,甘愿粉骨捐躯。”
- 现代引申:“科研工作者为攻克难题,可谓粉骨捐躯。”
四、补充说明
- 近义词:粉身碎骨、肝脑涂地
- 适用场景:多用于赞颂忠义、奉献等高尚行为,常见于历史文献、文学创作或演讲中。
如需更详细的古籍原文或现代用例,可参考汉典()或成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粉骨捐躯》这个词是形容一个人为了事业、理想或信仰而敢于舍弃个人生命的坚强意志和决心。下面是关于这个词的一些相关信息:
1. 拆分部首和笔画:
《粉骨捐躯》这个词包含了三个部首:米(⺾)、骨(骨)、并(丷),总共有十四个笔画。
2. 来源:
《粉骨捐躯》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的《临川四梦》中,形容女主角秦香莲为了保卫家乡而舍弃个人幸福,甘愿牺牲自己的故事。
3. 繁体:
繁体字为《粉骨捐躯》。
4.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粉骨捐躯》的写法可能会有些差异,但基本上与现代写法相同。
5. 例句:
他为了国家的繁荣,粉骨捐躯,毫不犹豫。
6. 组词:
粉身碎骨、捐躯报国、魂飞魄散。
7. 近义词:
壮烈牺牲、英勇就义、奋不顾身。
8. 反义词:
自私自利、自保不顾、畏首畏尾。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