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参议的意思、参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参议的解释

(1).参与谋议。《后汉书·班固传下》:“ 永元 初,大将军 竇宪 出征 匈奴 ,以 固 为中护军,与参议。”《旧唐书·李林甫传》:“ 林甫 久典枢衡,天下威权,并归於己,臺司机务, 希烈 不敢参议,但唯诺而已。”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七:“﹝ 和珅 ﹞将户部事务,一人把持,变更成法,不许部臣参议一字。”

(2).官名。 金 军中、 元 明 中书省属官, 明 布政司、通政司, 清 各部, 民国 初高级军事机关,均置“参议”。《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十一年》:“ 蒙古 取 金潞州 ,元帅右监军 纳哈塔布拉图 参议官 王良臣 死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参议”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动词含义

指参与谋议、共同商议决策。例如:

二、官职名称

作为历史官名,其设置历经多个朝代:

  1. 金代:军中设置参议官;
  2. 元代:中书省属官;
  3. 明代:布政司、通政司的属官;
  4. 清代:中央各部均设此职;
  5. 民国:高级军事机关沿用该官职。

三、近义词与用法

四、历史演变特点

从金代到民国,参议官职的职能逐渐从军事领域扩展到行政系统,体现了从“谋议军事”到“综合政务”的职能变迁。

网络扩展解释二

参议的意思

参议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参与讨论和商议而发表意见或提供建议的行为。

拆分部首和笔画

参议的拆分部首是口,并且它由9个笔画组成。

来源和繁体

参议一词早在《尔雅》《玉篇》中就有记录。它的繁体字写作參議,參字加上議字。古代汉字形状繁琐,到了现代汉字简化后演变成了现在的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参议的写法与现在略有不同。參字的下面多了一个“厶”字,而議字的“讠”部分分散在上方。整体上更加复杂繁琐。

例句

1. 在大会上,代表们进行了热烈的参议。

2. 参议员们就新法案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组词

参议可以与其他字组合成一些词语,如:

- 参议会:指进行讨论和决策的集体组织。

- 参议制:指国家或组织决策时采用讨论、商议的方法。

- 参议员:指代表民众利益参与国家议事的人员。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 讨论:指在集体中探讨问题、交换意见
- 商议:指共同商量、讨论事情
- 辩论:指进行争论、论证或辩解

反义词:
- 独断:指某人单方面做决定、不听取其他意见
- 独裁:指某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地行使权力、不加限制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