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苞藏祸心的意思、苞藏祸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苞藏祸心的解释

同“ 包藏祸心 ”。心里隐藏着坏主意。苞,通“ 包 ”。《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 伏后 ﹞阴怀妒害,苞藏祸心,弗可以承天命,奉祖宗。”《旧唐书·桓彦范传》:“ 昌宗 无德无才,谬承恩宠,自宜粉骨碎肌,以答殊造,岂得苞藏祸心,有此占相?” 宋 范仲淹 《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三状》:“况西贼父祖以来,蓄养姦谋,一旦叛命,乘累胜之气,而遣人纳和,此固苞藏祸心,别营兇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苞藏祸心”是“包藏祸心”的异形词形式,属于汉语成语的规范用法争议范畴。《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权威辞书均以“包藏祸心”为推荐词形,其含义指“表面不露声色,内心暗藏害人的恶意”。该成语由动宾结构“包藏”和偏正结构“祸心”组成,其中“包”为“隐藏”义,“祸心”指“作恶的念头”。典出《左传·昭公元年》:“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近现代文学作品中,鲁迅曾在《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六)》中引用该词:“他们(指侵略者)的措辞比我们中国人还要‘仁至义尽’,可是包藏祸心,却远在武臣、文臣之上。”当代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教材中亦强调该成语的警示作用,指出其常用于揭露伪善者本质的语言场景。近义词包括“居心叵测”“心怀鬼胎”,反义词则有“襟怀坦白”“光明磊落”等。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2.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3.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修订版
  4. 《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苞藏祸心”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出处与典故

用法与语境

近义词

例句

“苞藏祸心”强调表里不一的恶意,多用于揭示隐藏的阴谋或伪善行为。其古典色彩较浓,现代语境中更常用“包藏祸心”表达相同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头棒客办事处标寄币籍磢错厨头竈脑当行出色调阳娣姒都録搤杀粉荔枝根嗣公姓黄条宦骑画派哗人挥解火烔火焰嗟嗞乎锯木厂坎儿路昆明池狼津梁丘灵鬼骊体麦风摩乾轧坤柈馔辟寒犀皮夹潜溃峭拔铨品缺短取湮髯阉驲讣襦帼瑞蔼三杯两盏沙砾山左勝義示像枢光束桂水粪水楗蜀相军营通诉握柄相门出相闲约约下潠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