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包藏祸心 ”。心里隐藏着坏主意。苞,通“ 包 ”。《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 伏后 ﹞阴怀妒害,苞藏祸心,弗可以承天命,奉祖宗。”《旧唐书·桓彦范传》:“ 昌宗 无德无才,谬承恩宠,自宜粉骨碎肌,以答殊造,岂得苞藏祸心,有此占相?” 宋 范仲淹 《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三状》:“况西贼父祖以来,蓄养姦谋,一旦叛命,乘累胜之气,而遣人纳和,此固苞藏祸心,别营兇计。”
“苞藏祸心”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苞藏祸心”强调表里不一的恶意,多用于揭示隐藏的阴谋或伪善行为。其古典色彩较浓,现代语境中更常用“包藏祸心”表达相同含义。
《苞藏祸心》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内心隐藏着恶意或者对他人不利的心思。它用来形容心怀叵测、阴险狠毒的人。
《苞藏祸心》四个字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是:
《苞》:草字头部首,共有15画。
《藏》:艹字头部首,共有10画。
《祸》:示字头部首,共有10画。
《心》:心字底部首,共有4画。
《苞藏祸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戏曲家汤显祖的《西华山游记》。该词原文为“无祸藏恶心”,后经常用转化演变成了现在的成语。
在繁体字中,四个字分别是《葆藏禍心》。
在古时候,四个字的汉字写法稍有不同:
《苞》:古时以【芳】, 【菢】等写作;
《藏》:古时以【臧】写作;
《祸》:古时以【禍】写作;
《心》:古时以【脪】写作。
他平时埋头读书,但是谨慎周密,我怀疑他心中苞藏着祸心。
关于《苞藏祸心》这个成语的相关组词有:
苞苴(藏在豆苴中)、罪恶满腹、心怀鬼胎、铁石心肠、心狠手辣。
与《苞藏祸心》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心怀鬼胎、存心叵测。
与《苞藏祸心》意思相反的成语有:心怀叵测、善良无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