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蜂黄的意思、蜂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蜂黄的解释

古代妇女涂额的黄色妆饰。也称花黄、额黄。 唐 李商隐 《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诗:“何处拂胸资蜨粉,几时涂额藉蜂黄。” 宋 周邦彦 《满江红》词:“临宝鑑緑云撩乱,未忺妆束。蝶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玉。”《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春色飘零,蝶粉蜂黄都退了;韶华狼籍,花心柳眼已开残。”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三:“ 叶元礼 词,直是女儿声口。如……‘蝶粉蜂黄拚付与,浅顰深笑总难知。教人何处懺情痴。’”一说,指蜂交配前体上的颜色。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 杨更山 言:《道藏经》云,蝶交则粉退,蜂交则黄退。 周美成 词云‘蝶粉蜂黄浑退了’,正用此也。而説者以为宫粧,且以‘退’为‘褪’,误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蜂黄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均与蜜蜂的生理特征或产物相关:


一、本义:蜂蜡的黄色

指蜜蜂分泌的天然蜡质呈现的淡黄色,是蜂蜡的典型视觉特征。

来源依据:

《本草纲目·虫部》记载蜂蜡“色黄如蜜”,其色泽源于蜜蜂腹部蜡腺的分泌物,具有黏着性与光泽感,古代广泛用于制药、制烛及工艺品(参考《中华本草》权威释义)。


二、引申义:形容娇嫩的黄色

文学中常以“蜂黄”比喻类似蜂蜡的浅黄色调,多用于描绘花卉(如腊梅、迎春)或女子妆容。

典型用例:

  1. 李商隐《酬崔八早梅》:

    “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

    此处“蜂黄”指唐代女子额间涂饰的嫩黄色妆容,因色泽如蜂蜡而得名。

  2. 咏物诗词中的意象:

    如宋代王沂孙《庆清朝·榴花》以“蜂黄暗偷晕”形容花瓣渐变的黄色纹路,凸显自然细腻之美。


文化内涵

蜂黄因其天然、温润的色泽,在传统文化中常象征生机与雅致。其色彩介于金黄与鹅黄之间,既有蜂蜜的莹透感,又具蜡质的柔润特质,成为文人寄托物候之美的重要意象。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蜂黄”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结合文献和语境综合理解:

一、古代妇女妆容(主流含义)

指古代女性用于涂饰额头的黄色颜料,属于传统妆饰的一种,与“花黄”“额黄”同义。

二、其他争议性解释(需谨慎参考)

  1. 蜂体分泌物说:
    极少数网络资料称“蜂黄”指蜂王浆或蜜蜂分泌物,但此说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持,可能与“蜂皇浆”混淆。
  2. 生物特征说:
    宋代《鹤林玉露》提到“蜂交则黄退”,认为指蜂交配前的体色变化,但该说法在诗词注解中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属于误读。

总结建议

在文学或历史语境中,“蜂黄”应优先理解为古代妆容;涉及生物学或现代用法时需结合具体上下文,并注意甄别网络信息的可靠性。

别人正在浏览...

包产到户碑兽髌脚不讳之朝不消程试淳精辍哺聪明鸟粗滞调口跕蹝东篱恶燋放瘀法眼凤盉赶步话长焕烂检选经济核算金明池戢畏棘轴沮毁开募康阜空中结构昆剧阃闱来弗及琅简雷动乐文连句寮子六亲同运柳絮才媛毛羽鳞鬣泥坯盘杠子凭系清旻七巧板逡缩曲子相公骚达子审判权寿诞太一田畔条石无顿无关宏旨五楼霞辉相板削白孝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