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耀灿烂;文彩斑斓。 晋 郭璞 《盐池赋》:“扬赤波之焕烂,光旰旰以晃晃。”《云笈七籤》卷四七:“晨星焕烂,光耀太微。”《晋书·索靖传》:“忽班班而成章,信奇妙之焕烂。” 宋 司马光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焕烂三臺正,冲融四海春。” 明 于谦 《夏日忆故乡风景》诗:“红綃焕烂蜀葵开,金弹纍重芦橘熟。”
焕烂(huàn làn)是汉语形容词,指光彩绚丽、鲜明夺目的状态,多用于描绘视觉上鲜明灿烂的景象或事物。以下从词典释义、词源、用法及权威引用角度解析:
光彩绚烂
形容物体色泽明亮、耀眼,如灯火、霞光等自然或人工光景。
例:元宵灯会,万家灯火焕烂如昼。
▶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567页。
鲜明绚丽
强调色彩或形态的鲜活与华丽感,常见于文学中对景物、服饰的描写。
例:云霞焕烂,映照江面。
▶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2卷,第103页。
“焕”本义为火光明亮(《说文解字》:“焕,火光也”),引申为光明、闪耀;“烂”指色彩斑斓、灿烂。二字叠加强化鲜明耀眼的视觉感受。
唐代白居易《裴常侍蔷薇架》诗:“焕烂一笼锦,葳蕤千片红。”以“焕烂”形容蔷薇繁盛绚烂之态。
▶ 来源:《全唐诗》卷四百四十九,中华书局,1960年。
▶ 辨析参考:《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语文出版社,2019年。
《文选·张衡〈西京赋〉》
“金阙焕烂以嵯峨”,描绘宫阙金光闪耀、巍峨壮丽之景。
▶ 来源:萧统《文选》卷三,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
“旭日焕烂”,记录日出时霞光绚烂的自然景象。
▶ 来源:朱惠荣校注《徐霞客游记》,中华书局,2017年。
故宫琉璃瓦在夕阳下焕烂生辉,宛如鎏金倾泻。
——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古建保护》专题报道
“焕烂”融合光色双重美感,兼具古典雅韵与现代生命力,适用于描绘自然光影、人文景观及艺术造物的绚丽特质。其权威释义及用例可追溯至经典辞书与文献,释义严谨,语境丰富。
“焕烂”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形容事物或人的光彩鲜明、美丽动人,具体解释如下:
若需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古籍《云笈七签》《盐池赋》等。
八马畚箕别岛蹩脚货避凉附炎並駕齊驅残春酬献创图大功率当名大学电策东北平原二次方程发电机帆叶飞觞附辇觚廉寒茅秽亵辉熠活死人家祸僭恣接对解款畿辅经川秔稌霁威捐本逐末量角器留州露房蜜语甜言木塞纳喊蹑蹈偏恣巧丽圻界青首秋英齐夏权量戎事善辩神虬石耳世屯什袭束诫庶女告天死信檀蘂调弦理万民孝棚习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