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的意思、大器晚成的详细解释
大器晚成的解释
[great minds mature slowly;A great talent takes time to mature] 指大材需要很长时间加工才能做成。喻指有大才的人要经长期磨炼,成就往往较晚,或作对长期不得意人的安慰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老子》
详细解释
谓贵重器物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常比喻大才之人成就往往较晚。《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汉 王充 《论衡·状留》:“大器晚成,寳货难售。大崇一朝輒成贾者,菜果之物也。”《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琰 从弟 林 ,少无名望,虽姻族犹多轻之,而 琰 常曰:‘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二:“暮年方妙者,乃大器晚成尔。”《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一:“最后,那驰名的‘白杏’用绵纸遮护着下了市,好象大器晚成似的结束了杏的季节。”
词语分解
- 大器的解释 ∶珍贵的器物 ∶指能担负重任的人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管子;小筐》大器晚成将来必成大器详细解释.宝器。《左传·文公十二年》:“君不忘先君之好,照临 鲁国 ,镇抚其社稷,重之以大器,寡君
- 晚成的解释 谓年岁较大才有成就。《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宋 叶适 《丁少詹墓志铭》:“士当晚成之后,必垂功名。” 清 纳兰性德 《书<昌谷集>后》:“ 少陵 诗首见於冬日 雒城 謁 老子 庙时,为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大器晚成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大器晚成”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经典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一、词义来源与出处
-
文献出处
该成语最早出自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或四十二章,不同版本有差异),原文为:“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此处“大器”原指大型器物,需经长时间雕琢才能成形,后引申为“能担当重任的人才”。
-
本义与引申义
- 本义:指贵重的器物需要长期加工才能制成(如、10所述)。
- 引申义:比喻能成就大事的人需经过长期磨炼,因此成功较晚;也可用于安慰长期不得志者(、4、6均提及)。
二、现代释义与用法
-
核心含义
- 形容对象:具有深厚潜力但成名较晚的人才或事物,强调积累和沉淀的重要性。
- “晚成”解读:并非单纯指年龄,而是强调成功需要经历充分的准备和考验。
-
应用场景
- 鼓励与安慰:常用于对长期未显达者的勉励,如“莫欺少年穷,大器晚成者终将显露锋芒”。
- 文学与口语:在书面和日常对话中均可使用,表达对他人潜力的认可或对自身发展的耐心。
三、成语结构与语法
- 语法功能:主谓式结构,可作谓语、宾语或定语(如、6)。
例句:“他虽年少时默默无闻,但大器晚成,终成一代名家。”
- 近义表达:后生可畏(侧重年轻人潜力)、厚积薄发(强调积累后的爆发)。
四、文化启示
这一成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积淀、轻浮躁”的价值观,与现代“长期主义”理念不谋而合。它提醒人们:成功不必急于一时,真正的才能往往需要时间验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器晚成(dà qì wǎn chéng)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一个人的才能或成就在年龄较大的时候才展现出来。大器指的是潜力或天赋,晚成则指的是较晚开始或较晚达到成功。
拆分部首和笔画:大(大部首:大笔画:3),器(器部首:口笔画:3),晚(日部首:日笔画:4),成(一部首:丿笔画:4)。
来源:大器晚成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书中形容项羽在失去七国庞大势力的背景下,晚年才展示出统一天下的才能。此后,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
繁体字:大器晚成(繁体字保持与简体字相同,不做区别)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就“大器晚成”而言,古时候的写法与现代相同。
例句:他一直默默耕耘,如今终于在自己的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可见他真是大器晚成。
组词:大器、晚成
近义词:迟暮有为、功效不凡
反义词:早成、早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