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面赪颈赤的意思、面赪颈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面赪颈赤的解释

脸与头颈泛起红晕。形容羞涩。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梨花》:“ 梨花 面赬颈赤,羞涩莫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面赪颈赤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因羞愧、窘迫或情绪激动而脸和脖子都涨得通红的状态。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字义解析

  1. 指脸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

  2. 赪(chēng)

    古同“赤”,意为红色。《汉语大词典》释为“浅红色;亦泛指红色”(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12卷)。

  3. 指脖子。《说文解字注》称“颈,头茎也”(段玉裁注,中华书局,2013年)。

  4. 红色。《尔雅·释器》载“赤,绛色也”(中华书局,2017年)。


二、成语释义

整体含义:

形容人因羞愧、愤怒或激动而导致面部与颈部通红,多用于描写情绪外露的生理反应。


三、使用场景与文学典例

  1. 古典文学用例
    •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中描写书生冯生“面赪颈赤,忸怩不安”,生动体现其羞愧之态(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
  2. 近义词对比
    • 面红耳赤:侧重争吵时的激动(《中华成语词典》,中华书局,2019年)。
    • 面赪颈赤:更强调羞愧或窘迫导致的通红状态,常见于被动情境。

四、权威来源参考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收录该词条,注明其出自明清小说,属书面语。

  2.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1年)

    归类为“描述性成语”,建议用于文学描写而非口语。

(注:因部分古籍无在线公开电子资源,来源标注以纸质权威辞书为准,未添加无效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面赪颈赤”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该成语形容人因羞涩而脸部与颈部泛起红晕的状态,多用于文学作品中刻画人物腼腆、害羞的神态。

词源与结构

用法与示例

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权威文学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备榜北榜便黠边引痴骸船到江心补漏迟赐履慈帏粗通文墨打账刁酒镝衔反覆诽诋纷纷穰穰丰肉高雅固植画地爲狱黄紬恍悟扈从郊埸机叶绢本絶奇巨功考责课草六出鸾辙密茂潘多拉蠯蛤襁葆请功穷道全勤肉冻入赍乳间股脚蒻席上玄收殓霜断孀姑书缮贪爱探检田舍娘天下大同挑战者外徙蓊茂诬扳销弃小泉效死输忠西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