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焚骸的意思、焚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焚骸的解释

烧身。《后汉书·周举传》:“ 太原 一郡,旧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龙忌之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焚骸(fén hái)

释义

指焚烧尸骨的行为,属古代极端刑罚或特定丧葬习俗。此词强调对遗骸的毁灭性处理,多见于历史文献中对暴政或战乱的描述,现代汉语已罕用。

引证与典籍溯源

  1. 《晋书·载记·石季龙》:

    后赵暴君石虎(石季龙)曾因迷信而焚毁祖父石勒尸骨,载“虚葬于山谷,莫知其所,潜焚其骸”。此例为“焚骸”一词的典型史实用例,反映其作为刑罚的残酷性 。

  2. 《南史·贼臣传》:

    南朝侯景之乱中,叛军焚烧宗室遗体以震慑朝野,史载“焚骸扬灰”之举,凸显其暴虐性质 。

字源与结构分析

语义演变与语境

“焚骸”在古代多含贬义,常见于三类语境:

  1. 刑罚:如帝王惩处逆臣(如挫骨扬灰);
  2. 战乱暴行:战争中焚尸泄愤或震慑;
  3. 特殊葬俗:部分民族火葬的古称(需结合具体史料)。

    现代汉语中,该词已被“火化”“焚尸”等中性表述取代,仅存于历史文献研究领域。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焚骸”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拼音与释义

2.出处与典故

3.用法与延伸

4.相关考据

5.总结

“焚骸”是典型的古文词汇,需结合具体历史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后汉书》原文或相关古籍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班簿棒法崩殒长生不死挫针大雨倾盆东南之秀嘟噜妒媢饿殍满道鹅素讽胁佛牙舍利浮蝣疙疙瘩瘩官服规正夯实豪饮红海诲喻货值鹄形鸟面胡侜介狄金蛾近两年酒利涓滴成河君夫人喹啉酷嗜老王卖瓜犂扫路徽没底梅额拏讹头农贸市场飘遥青盲青甃栖置取决于软招设棘说不来熟套子嗣事丝綫探借危词维扬稳打稳握沐险奥香隂小饥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