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物的价值。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篇第三章第七节:“ 日本 输华货值,1912年只有九千多万海关两,到1919年便达二亿四千馀万海关两。”
“货值”指商品或货物的价值或价格,常见于经济、贸易及法律领域,以下是详细解释:
货值由“货”(商品)和“值”(价值)组成,核心含义为商品的经济价值或价格。在《产品质量法》中,货值被定义为“合法经营产品的总价值”,涵盖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货币计量。
货值通常按以下公式计算: $$ 货值 = 货物数量 times 货物单价 $$ 例如:100件单价500元的货物,货值为5万元。若涉及多种货物,则需分别计算后累加: $$ 总货值 = sum_{i=1}^n (货物数量_i times 货物单价_i) $$
货值受数量、质量、品种、市场需求、生产成本等多因素影响,体现动态的市场属性。
历史语境中,货值也用于统计贸易数据。例如,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提及1912-1919年日本输华货值的变化,反映贸易规模波动。
以上内容综合多来源信息,如需完整定义或法律条文,可参考《产品质量法》或经济学相关文献。
「货值」是一个包含两个字的词语,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贝」和「人」,笔画总数为11画。
「货值」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古汉字写法为「貨值」。这个词的意思是指物品的价值或价款。
在繁体字中,「货值」的写法保持不变,仍是「貨值」。
古时汉字的写法通常与今天相比稍有不同。在古代,「貨值」的写法可能会略有差异,例如使用不同的字体或有一定的变形。然而,整体上来说,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并无太大区别。
以下是一个使用「货值」一词的例句:
他研究了市场行情,认为这批商品的货值将会上升。
一些由「货值」组成的词语包括:
「货值」的近义词可以有「价格」、「价款」等。
「货值」的反义词可以有「无价值」、「没有价值」等。
白笔白玉轴布帛哺坊布绞残息草赋筹借达练蟺绪刀绳大任打牙祭调动二箭反青凤集浮盐管工海盟山呪后人豭貜剪帖娇纵畿辇九子铃看人行事胯下蒲伏棱郭六如流星群络绎不絶律吕履组瞀儒梅圃鸣鸢黏接驽弱抛荒浅庸七步成章切题青苹秋庾人琴两亡塞性赛愿诗余数数松毛虫讨回头特许经营完稿万乘香渗渗效死输忠歇薄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