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人的美好品质。 唐 丘丹 《奉酬韦使君送归山》诗:“涉海得驪珠,栖梧惭凤质。”
(2).指美妙的乐音。 唐 聂夷中 《公子行》之一:“ 飞琼 奏云和,碧簫吹凤质。”
"凤质"一词在汉语中属于文雅的古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如凤凰般高洁的资质"。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凤"为百鸟之王,象征祥瑞与高贵,"质"指本质、禀赋,因此该词常用于形容人卓越的品性或才华。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注释为"凤凰般的优秀素质",多用于赞誉杰出人物。
从文化象征角度分析,凤凰在中国神话中具有"五色备举"(《山海经》)的华美特征,故"凤质"常被赋予三重深层含义:一喻仪态风雅,如《全唐文》中"凤质龙文,光华相映"形容贵族气质;二指德才兼备,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指出凤凰"非梧桐不栖"的特性延伸出高洁品行的联想;三表祥瑞征兆,如宋代《云笈七签》将凤质与"圣人出世"相联系。
该词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唐代诗人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用"凤质嵇山远"赞美友人才学,清代《红楼梦》判词"凤质龙纹"暗喻贾府兴衰。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学术著作评价历史人物,如梁启超《李鸿章传》称其"有凤质而困于时势"的评述。
“凤质”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指人的美好品质
源自唐代丘丹的诗句“涉海得驪珠,栖梧惭凤质”(《奉酬韦使君送归山》),以“凤质”比喻人如凤凰般高洁、卓越的品格。
指美妙的乐音
唐代聂夷中在《公子行》中写道“飞琼奏云和,碧簫吹凤质”,此处“凤质”形容音乐如凤凰鸣叫般清越动听。
部分资料(如)提到,“凤质”也可引申为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如凤凰,强调其出众的美貌与气质,常见于文学赞美的语境中。
诗句 | 作者 | 含义 |
---|---|---|
“栖梧惭凤质” | 丘丹 | 自谦品格不及凤凰高洁 |
“碧簫吹凤质” | 聂夷中 | 形容箫声如凤鸣般美妙 |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唐代诗词集注。
暴突背篷辨眼蔽体策拜差第呈文楚田翠盖寸草春晖达惠打截诞发倒置独峰驼范防繁浩赶忙勾染柜田果乾姑苏好来寶薨然黄渲渲话文忽杪狐貉教头精拔镜分鸾凤竟已矜耀苴茅焘土刊板壳质辽缅陵谷变迁麟文龙蛇飞动磨对醅酒丕丕基情景轻俏穹灵嬛嬛求全之毁齐严启牖却论桑枌神鼎狮子搏兔曙华水泻弹指微机四伏象表戏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