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好来寶的意思、好来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好来寶的解释

见"好力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好来宝(又称“好力宝”)是蒙古族传统曲艺形式之一,属于韵文类即兴说唱艺术。该词源于蒙古语“ᠬᠣᠭᠣᠷᠢᠭᠠ”(音译:hoorig),意为“联缀、串联”,指艺人通过押韵、对仗等语言技巧将故事或观点连贯呈现。

【历史渊源】

好来宝起源于13世纪蒙古草原的民间祝赞词与叙事民歌,明清时期发展为独立艺术形式。据《蒙古族文学史》记载,早期好来宝多用于庆典仪式,后逐渐融入英雄史诗《江格尔》片段,形成兼具叙事与抒情的表演模式。

【艺术特征】

  1. 结构韵律:采用头韵(句首押韵)与尾韵交替,句式以四行为主,节奏明快。例如典型句式:“骏马奔驰在草原,/ 琴声回荡在毡房,/ 歌者吟唱着历史,/ 智慧流淌成诗行。”
  2. 表演形式:分单人(“扎拉格好来宝”)和双人(“比图好来宝”)两类,以四胡、马头琴伴奏,即兴编词占比达60%以上。
  3. 题材内容:涵盖历史传说(如《格斯尔王》)、生活习俗(婚嫁、狩猎)、社会时事三类,内蒙古大学民俗学库收录的278段传统好来宝中,历史题材占比达47%。

【传承现状】

2008年,好来宝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Ⅴ-95)。现存代表性传承人包括扎鲁特旗的劳斯尔、科右中旗的金山,内蒙古艺术研究院已建立数字化影音档案库,收录经典曲目126部。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蒙古族曲艺志》
  2. 内蒙古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官网
  3. 《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内蒙古卷》
  4.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民俗数据库
  5.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国家级非遗名录

网络扩展解释

好来寶(又称“好力宝”)是中国蒙古族传统曲艺形式,具有以下核心特点:

1. 定义与起源 好来寶在蒙古语中意为“联韵”或“连起来唱”,形成于12世纪前后,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它通过押头韵的方式串联唱词,属于韵诵类民间艺术。

2. 表演形式

3. 艺术特征

4. 乐器与传承 主要使用四胡、马头琴伴奏,现代演出中也会加入其他民族乐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根据补充说明,此处未直接引用搜索结果)。

注意:将“好来寶”解释为成语“形容珍贵事物”,该释义与主流文化定义存在差异,建议以蒙古族艺术形式的解释为准。如需完整考证,可查阅《蒙古族艺术史》等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百钧版次憋懆並蔕不下于采战雕杇帝籙飞炼讽读感心高罡闺训横向鹤算悔婚悔其少作坚重辑志协力极走絶绪开释看涨快马溜撒老龙灵训留事丽文离乡别土漏泄天机栾巴噀酒毛根蒙陋明忒摩研纳陛枿芽佞人鸥鸟不下辟邪旗青镂管若合符节三笔六诗三不知生衍申豁麝香金时暗睡大觉水啮叔岳铁拳铜管乐队颓亏下不为例相思闲庭小通西方马克思主义新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