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的意思、董其昌的详细解释
董其昌的解释
董其昌(1555-1637) : 明代书画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敏。其书法疏宕秀逸,于流畅中兼具生涩之趣,与邢侗、米万钟、张瑞图并称“明末四大书家”。其画专精山水,清润明秀。论画倡“南北宗论”,崇南抑北。著有《容台集》、《画禅室随笔》。
词语分解
- 董的解释 董 ǒ 监督管理:董统。董督。董正(督察纠正)。董理。董事(某些企业、学校的资产所有者推举出来代表自己监督和主持业务的人)。董其成。 正:“余将董道而不豫兮”。 深藏:“年六十已上,气当大董”。 姓。
网络扩展解释
董其昌(1555-1636)是明代后期著名书画家、艺术理论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解释:
一、生平与地位
- 仕途: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号“文敏”。
- 影响力:晚明艺坛领袖,执掌书画界数十年,被尊为“华亭派”代表人物。
二、艺术成就
-
书法
- 与邢侗、米万钟、张瑞图并称“明末四大书家”,风格疏宕秀逸,流畅中蕴含生涩之趣。
- 临摹晋、唐、宋、元名家,注重“师古人之意趣而非形迹”,形成独特的书法语言。
-
绘画
- 专精山水画,以“平淡天真,古雅生秀”为特色,善用简化构图和虚实笔墨,代表作有《江山秋霁图》《秋兴八景图册》。
- 主张“以书法入画”,强调笔墨的生动性与含蓄性,发展了墨法技巧。
三、理论与贡献
- 南北宗论:提出文人画分“南北宗”,推崇南宗(以王维为宗)为最高境界,对后世中国画理论影响深远。
- 创作观:倡导从古人作品中学习,通过重组传统程式“化古为我”,形成秩序化的艺术表达。
四、其他才能
他通晓禅理,精于鉴藏,兼工诗文,著有《容台集》《画禅室随笔》等,全面展现其艺术思想。
如需更完整的生平细节或作品分析,可参考权威艺术史资料或网页中的扩展内容。
网络扩展解释二
董其昌是一个姓氏,在汉语中代表了一个特定的人名。董其昌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可以分为“⺰”和“氵”,其中“⺰”表示了人的形象,而“氵”表示了水的意思。这个词的总笔画数为15。董其昌这个词的来源并不是很明确,但根据历史记载,董其昌是明代著名的文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艺术成就对后人有很大影响。
董其昌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似,只是筆劃略有不同。在古时候,人们使用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然而,关于董其昌这个词在古代汉字中的具体写法,我目前无法找到相关资料。
例句:
1. 董其昌的书法作品被公认为是中国艺术的瑰宝。
2. 他通过学习董其昌的绘画技巧,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与董其昌相关的其他词语可能有:
1. 文人:指在文学艺术方面有一定造诣的人。
2. 画家:指从事绘画艺术创作的人。
至于董其昌的近义词和反义词,目前我无法提供相关信息。希望这些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