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董其昌的意思、董其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董其昌的解释

董其昌(1555-1637) : 明代书画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敏。其书法疏宕秀逸,于流畅中兼具生涩之趣,与邢侗、米万钟、张瑞图并称“明末四大书家”。其画专精山水,清润明秀。论画倡“南北宗论”,崇南抑北。著有《容台集》、《画禅室随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董其昌(1555—1636)是明代晚期杰出的书画家、艺术理论家和收藏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人。其名在汉语词典中通常指代其本人,作为文化符号则关联文人画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贡献。

定义与身份

“董其昌”一词在《历代名人辞典》中被定义为“明代书画大家,倡导‘南北宗论’,影响后世文人画发展”。他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兼具政治与文化影响力,被《明史》称为“艺苑宗师”。

艺术理论与术语

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论”是中国绘画史的重要分界理论。据《中国美术史》记载,他将禅宗思想引入绘画,主张南宗以王维为宗,追求“士气”与笔墨意趣;北宗以李思训为代表,侧重工细技法。这一理论成为文人画的核心标准。

代表作品与风格

其书法融合晋唐风韵,代表作《白居易琵琶行》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被《书法大辞典》评为“疏朗秀逸,得颜真卿骨力”;绘画以《秋兴八景图》著称,《中国名画鉴赏》称其“用墨明洁,构图空灵,开创松江画派”。

历史评价与影响

清代《四库全书》收录其《画禅室随笔》,评述其“以禅喻画,启文人画之新境”。《艺术史研究》指出,清初“四王”及近代吴湖帆等均受其理论滋养,其书画鉴定标准至今影响收藏界。

网络扩展解释

董其昌(1555-1636)是明代后期著名书画家、艺术理论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解释:

一、生平与地位

二、艺术成就

  1. 书法

    • 与邢侗、米万钟、张瑞图并称“明末四大书家”,风格疏宕秀逸,流畅中蕴含生涩之趣。
    • 临摹晋、唐、宋、元名家,注重“师古人之意趣而非形迹”,形成独特的书法语言。
  2. 绘画

    • 专精山水画,以“平淡天真,古雅生秀”为特色,善用简化构图和虚实笔墨,代表作有《江山秋霁图》《秋兴八景图册》。
    • 主张“以书法入画”,强调笔墨的生动性与含蓄性,发展了墨法技巧。

三、理论与贡献

四、其他才能

他通晓禅理,精于鉴藏,兼工诗文,著有《容台集》《画禅室随笔》等,全面展现其艺术思想。

如需更完整的生平细节或作品分析,可参考权威艺术史资料或网页中的扩展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不衫不履采緑柴毁骨立承筐承允称心穿败川土次对词命大块朵颐點鬼端勒度词粉肠俸食贡主归赴鬼主意滚杂函订黑漆燎光荷盘恢复火海刀山嫉恶若仇集解竞选禁要及晬看承来人儿郎伉连漫澧兰沅芷苓龟遴聘卵形緑柰门屏南离宁和泞潦平冈普六茹神容时辰台失错市民失序双栖田赀佻荡推策畏葸温泉文緖文衣乡坝衔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