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及晬的意思、及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及晬的解释

指婴儿年满周岁。 清 黄炳垕 《题小螺菴病榻忆语》诗:“厥名曰 芳祖 ,字之以 心兰 ,生年甫及晬,趺坐似参禪。”俗常称婴儿生百日为“百晬”,故亦以指婴儿满百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及晬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古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婴儿满周岁的礼俗。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及晬”指婴儿年满一周岁,此时会举行“抓周”仪式,将物品摆放在孩子面前,通过其抓取的动作预测未来志趣或命运。该词由“及”(达到)和“晬”(周岁)组成,最早可追溯至《礼记·内则》中“子生……男则设弧于门左,女则设帨于门右”的记载,暗示周岁的礼仪传统。

在历史文献中,“及晬”多用于记录儿童成长的重要节点,例如《宋史·曹彬传》提到曹彬“及晬日,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描述其周岁时父母摆物供其抓取的情景。清代《清稗类钞》亦记载民间“及晬”习俗的细节,如“设晬盘,置书、印、算盘、弓箭等物”。

现代汉语中,“及晬”一词已较少使用,但仍在研究古代礼俗、文学作品和历史考据领域保留学术价值。例如,学者研究《红楼梦》中贾宝玉抓周情节时,常引用“及晬”分析清代贵族家庭的礼仪文化。

网络扩展解释

“及晬”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婴儿的特定年龄阶段。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及晬”指婴儿年满周岁(即一周岁)或百日。其中“晬”字本身表示婴儿满百日或一周岁,如《汉典》解释“晬”为“古代称婴儿满一百天或一周岁”()。部分文献(如、4)提到,民间俗称婴儿百日为“百晬”,因此“及晬”有时也特指婴儿满百日。

  2. 历史用例
    清代黄炳垕在《题小螺菴病榻忆语》诗中写道:“生年甫及晬,趺坐似参禪”,此处“及晬”即指婴儿刚满周岁()。

  3. 相关延伸

    • 与“百晬”关联:民间将婴儿百日称为“百晬”,故“及晬”有时也涵盖百日()。
    • 其他相关词:如“晬面盎背”(形容人神态安详)、“朝不及夕”(时间紧迫)等,但需注意这些词语与“及晬”无直接关联()。

注意:中提到的“抓住时机”属于对“及晬”的误读,正确含义仅与婴儿年龄相关。建议优先参考权威典籍(如《汉典》)及历史文献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八观败化伤风宝钗楼暴处伯姜薄曲裁决吃味儿从母单鲜打前站得当董逃歌都纲藩卫飞凫舃干浅栝松固体燃料孤雁出群鸿函巨椟怀生江淹笔简求交轧巨然炕席匡合兰情蕙性勒限离即林泉计鸟嘴配婚霹雳木评隲铺天盖地峭鲠奇隽倾邪求心柔肤弱体三思伤化生忿失心疯爽笏水溜司公嵩华搜讨俗气田径运动团伙文匠握风捕影无遂事梧桐尾仙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