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平冈的意思、平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平冈的解释

指山脊平坦处。 南朝 梁 沉约 《宿东园》诗:“茅栋啸愁鴟,平冈走寒兔。” 宋 柳永 《临江仙引》词:“渡口、向晚,乘瘦马、陟平冈。”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南循东下之脊而上,半里,得平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平冈是一个具有地理特征与文学意象双重内涵的汉语词汇。从构词法分析,"平"表示平坦、平整,"冈"指山脊或低矮的山丘,组合后特指顶部较为平坦的丘陵地形。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该词被定义为"低矮而顶部平坦的山丘"(商务印书馆,2016,p.1005)。

该词常见于古典文学创作,例如宋代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中"平冈细草鸣黄犊"的描写,生动展现了江南丘陵地带的田园景象(《全宋词》卷三)。清代地理典籍《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平冈者,江淮间岗阜平衍处",佐证了其作为地理术语的历史沿用。

现代地理学研究将平冈归类为海拔2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50米的缓坡丘陵,其形成多与河流沉积或风化作用相关(《中国地貌学纲要》,科学出版社,2019)。在文学修辞中,该词常承载着闲适恬淡的意境,与"峻岭""险峰"形成审美对照,如唐代王维《辋川闲居》"平冈临古渡"的意境营造。

语言学角度考察,《汉语大词典》指出该词属偏正结构复合词,自汉代起见于文献,在南北朝时期逐渐演变为固定地理名词(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p.381)。现代方言调查显示,该词汇在江淮官话区仍保持活跃使用,特指水稻种植区内的缓坡地形(《江淮方言志》,中华书局,2020)。

网络扩展解释

“平冈”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平冈”由“平”(平坦)和“冈”(山丘、山脊)组成,字面指山脊平坦的地形,即山脉中相对平缓的段落。例如:南朝梁诗人沈约《宿东园》中“平冈走寒兔”,描述平坦山脊上的自然景象。

二、延伸解析

  1. 地理特征
    多用于形容山脉中无明显起伏的平坦区域。如明代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提到“南循东下之脊而上,半里,得平冈”,描述实地考察中的地形。

  2. 文学意象
    在诗词中常作为场景描写,兼具画面感和隐喻功能。例如宋代柳永《临江仙引》“乘瘦马、陟平冈”,既写实又暗含旅途的平顺感。

  3. 引申含义
    部分语境下可引申为“事情顺利”“无阻碍”的象征,如形容工作、人际关系的和谐状态(此用法多见于现代解释,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三、其他相关

四、使用场景

适用于地理描述、文学创作(尤其是古风文体)或隐喻性表达。需注意语境,避免与地名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

保强跋滞佛貍祠碧纱橱财政赤字长虹贯日驰骋刁蛋鼎馈废料非日非月風穴告缺羹献管段咕溜溜汉法航人汉虏寒症鹤禄合通后师磵谷结轶畸孤金钗十二金创金粟兰进修九阊钧材具言亏点馈贻良家流类漏发马棚风马屁勃门额目子钱啪哒沛渥胚轴屏山疋郑迫逐谦光怯钝曲智热熬翻饼傻瓜沈后爽别水功説证外虞为人缃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