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栋橈 ”。
“栋挠”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栋挠”字面指房屋的主梁(栋)弯曲或摇晃,形容建筑结构不稳固、濒临倒塌的状态。该词由“栋”(房屋正梁)和“挠”(弯曲、倾斜)组成,强调核心支撑部分的脆弱性。
“栋挠”也写作“栋桡”(“桡”通“挠”),两者含义相同,属异体词关系。使用时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指物理结构还是抽象危机。
栋挠指的是建筑物主体部分的构件被动摇、晃动或者失去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通常是由于建筑物的结构不牢固或受到外力影响引起的。
栋挠的拆分部首是木和手,分别位于左右两边。它的总笔画数为11笔。
栋挠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栋意为建筑物的主梁,挠意为晃动。栋挠在古代用来形容建筑物不稳定的状态,后来逐渐演变为现代汉语中的词汇。
栋挠的繁体写法为棟撓。
古代汉字写法中,栋挠的拆分部首与现代略有区别,栋的木部在上方偏右一点,挠的手部在右侧稍微倾斜。
1. 建筑物出现栋挠现象,请尽快采取修复措施。
2. 地震后,很多建筑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栋挠。
栋挠可以结合其他词汇形成以下组词:
1. 栋梁(主要支撑部分)
2. 栋材(用于建筑的木料)
3. 栋脚(建筑物的基础部分)
栋挠的近义词是摇晃、摇摇欲坠、不稳定。
栋挠的反义词是稳固、牢固、稳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