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仪的意思、地震仪的详细解释
地震仪的解释
[seismograph] 记录地震的仪器
详细解释
亦称“ 地震计 ”。测定和记录地震的仪器,可以用来测定地震发生的方向、深度、时间和强度等。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是我国 东汉 时天文学家 张衡 所创制的候风地动仪。
词语分解
- 地的解释 地 ì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地球上的
- 震仪的解释 帝王的仪容。 南朝 齐 谢朓 《郊庙歌辞·齐雩祭乐歌》:“震仪警,王度乾。”一本作“ 宸仪 ”。
网络扩展解释
地震仪是用于监测和记录地震波及相关参数的仪器,其核心功能是测定地震发生的时间、方向、深度、震级等信息。以下从定义、历史、原理、功能等方面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基本组成
地震仪(Seismometer)又称地震计,是一种通过记录地面振动波形(即地震图)来监测地震活动的仪器。它由三部分组成:
- 传感器:探测地震波振动,通常采用惯性质量系统(如悬挂重锤)。
- 信号转换装置: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电信号,便于放大和记录。
- 记录器:存储或显示地震波形数据,现代多采用数字化存储。
二、历史发展
- 最早的验震器:东汉张衡于公元132年发明“候风地动仪”,利用倒立木柱的惯性触发方向指示装置,仅能判断地震大致方向,属于验震器而非现代地震仪。
- 现代地震仪:19世纪末西方科学家基于惯性原理研制出可记录地震波的仪器,比张衡的装置晚约1700年。
三、工作原理
地震仪基于惯性原理运作:
- 惯性质量:仪器内部悬挂重物(如摆锤),当地面振动时,重物因惯性保持相对静止。
- 信号转换:地面与重物的相对运动通过电磁感应或光学方式转化为电信号。
- 多方向检测:现代地震仪可同时记录垂直、南北、东西三个方向的振动。
四、核心功能与局限
- 功能:
- 测定地震发生时间、震中位置、震源深度及震级。
- 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如地壳运动规律)。
- 局限:
- 仅能记录已发生的地震,无法预测地震。
- 张衡地动仪无法测定震级和距离,仅指示方向。
五、现代应用
- 地震预警:通过监测P波(纵波)与S波(横波)的时间差,为震中周边地区提供数秒至数十秒预警。
- 台网监测:全球地震台网(如中国地震台网)通过多台站数据综合提升定位精度。
地震仪是地震科学的基础工具,从张衡的验震器到现代数字化仪器,其发展体现了人类对地震认知的深化。如需进一步了解技术细节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搜狗百科、地震台网资料等权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地震仪是指用于监测和记录地壳震动的仪器。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词的构成和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地震仪的拆分部首为地和仪,其中地的拆分部首为土,仪的拆分部首为⺻。地和仪的笔画分别为7画和7画。
来源:地震仪这个词的来源较为简单,地指地壳,震指震动,仪指仪器。
繁体:地震仪的繁体写法为地震儀。
古时候汉字写法:地震仪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差异,因为地震仪这个概念在古代并不存在。但是地、震和仪这些字在古代的写法基本上与现代相同。
例句:科学家用地震仪来监测地震活动。
组词:地震仪可以和其他词组合形成相关词汇,例如地震仪器、地震仪表、地震仪录等。
近义词:地震仪的近义词可以是地震监测仪、地震设备等。
反义词:地震仪的反义词可以是非地震仪,即指与地壳震动监测无关的仪器。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你的要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我将尽力帮助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