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扶侍的意思、扶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扶侍的解释

(1).服侍;奉侍。 汉 贾谊 《新书·匈奴》:“昔时乃为戎乐,携手胥彊上客之后,妇人先后扶侍之者固十餘人,使降者时或得此而乐之耳。”《宋书·刘道济传》:“吾疾久,汝等扶侍疲劳。”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四折:“我是讨了一个孩儿来,要早晚扶侍你。” 清 刘大櫆 《裘宜人墓志铭》:“及太宜人病愈,宜人扶侍太宜人之 新安 任所。”

(2).搀扶陪侍。《后汉书·江革传》:“每朝会,帝常使虎賁扶侍,及进拜,恆目礼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 梁 世士大夫皆尚襃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

(3).指搀扶陪侍的人。《宋书·朱修之传》:“后坠车折脚……以脚疾不能行,特给扶侍。”《新唐书·方技传·张果》:“擢银青光禄大夫,号 通玄先生 ,赐帛三百匹,给扶侍二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扶侍

释义:指搀扶伺候、照料陪伴的行为,多用于描述对他人的身体支持与日常关怀,尤指对长者、病弱者的照顾。

一、字义解析

  1. 扶:

    本义为用手支撑使人或物不倒,引申为帮助、支持。《说文解字》释:“扶,左也,从手夫声”,强调以手助力¹。

  2. 侍:

    意为陪从、伺候,含恭敬照料之意。《玉篇》注:“侍,承也”,侧重对尊长或需照料者的伴随看护²。

二、具体用法

三、文化内涵

“扶侍”体现儒家孝道与仁爱思想,如《孝经》中“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要求子女在父母病弱时悉心照料⁵。该词隐含对弱者的人道关怀,是传统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延续。


权威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七版),商务印书馆,2020年,第扶字条目。
  2. 《古代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18年,第侍字释义。
  3. 《后汉书·逸民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
  4.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1年,第扶侍用例。
  5. 《孝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纪孝行章。

网络扩展解释

“扶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服侍;奉侍
    指对他人的照料或侍奉,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宋书·刘道济传》提到“汝等扶侍疲劳”,强调长期照料中的辛劳。

  2. 搀扶陪侍
    指在行动上给予支持并伴随左右,如《后汉书·江革传》记载“帝常使虎賁扶侍”,描述官员被搀扶上朝的礼仪场景。

  3. 指搀扶陪侍的人
    作名词使用,表示负责照料或搀扶的人。例如《新唐书》提到皇帝赐予张果“扶侍二人”。

二、语境应用

三、综合解析

“扶侍”既包含具体动作(搀扶、照料),也隐含社会伦理(如尊卑关系)。其用法需结合语境,古代侧重服侍行为,现代可能更强调帮助与尊敬的态度。

如需进一步考证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新书·匈奴》《五侯宴》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阿米巴痢疾拔选边歌表记摈厄炳曜财取长撎垂意次印短簿祠非分之想分塞负挟该洽公邮贡职骨鼕寒欠酣狎黑丝绘图互助组健马戒除惊叹金镜卷丹捐税俚谣旅怀美语摩砻鸟汉蹑冻逆犯偶婚朴僿潜浮窍隙窃簪之臣泣辜清澈丘落气象战人样子鋭气色迷善岁神质时值塑钢汀滢突明望郡无声片先声枵枣遐望齘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