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敌伪的意思、敌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敌伪的解释

[the enemy and the puppet regime(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指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汉奸及其政权

敌伪人员

详细解释

(1).敌方的虚实。《韩非子·内储说下》:“参伍既用於内,观听又行於外,则敌伪得。” 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敌伪得’,得知敌之情伪也。”

(2).指我国抗 日 战争时期 日本 侵略者和汉奸。亦指 日本 侵略者和汉奸的政权。 陈毅 《泗宿道中》诗:“百里吠村犬,穿插敌伪惊。” 陈毅 《长相思·冀鲁豫道中》词:“昼趲行,夜趲行,敌伪关防穿插勤。” ********* 《抗战以来》二六:“希望他们出来之后,把工作改换方向,用来对付敌伪。”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敌伪”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1. 基本定义
    指中国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年)的日本侵略者及其扶持的汉奸傀儡政权,包含双重对象:

    • 敌方:特指侵华日军;
    • 伪政权:如汪精卫伪国民政府等汉奸组织。
  2. 历史背景与用法
    该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常见于抗战时期文献和描述相关历史的文本。例如陈毅《泗宿道中》诗句“穿插敌伪惊”,即描写抗日武装对日伪势力的打击。

  3. 词语结构
    属并列式合成词:“敌”指侵略者,“伪”指非法傀儡政权,两者组合强化了对侵略者及附庸政权的否定。

  4. 扩展含义
    在古籍中(如《韩非子》),“敌伪”曾指“敌方虚实”,但此用法在现代已罕见,需结合语境区分。

  5. 现代使用
    现多用于历史叙述,如“敌伪档案”“敌伪罪行”等表述,特指抗战时期日伪相关的人、事、物。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敌伪(dí wěi)一词是指敌人和伪装者。其中,“敌”指的是对手、敌人,“伪”指的是假冒、伪装者。这两个字在汉字中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是:“敌”由左边的攴部和右边的(匕)构成,一共7画,“伪”由左边的亻部和右边的为部构成,一共9画。 《敌伪》一词最早源于民国时期抗日战争时,由于日本侵略者采取了伪装和破坏敌后抗战的手段,敌人和伪军之间的斗争就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一部分。因此,这个词逐渐流行起来,用来描述抵抗敌人和伪装者的行为。 在繁体字中,“敌”字的写法是「敵」,而“伪”字的写法是「僞」。 古时候,“敌”字的写法是一些人站在一起形成战斗队形的意象,表示抵抗和对抗。而“伪”字的古时候写法更接近其基本部首“亻”,所以写法中突出了人的形象,表示伪装和虚假。 例如,在古代的文章中,会出现这样的句子:“抵御敌伪,保卫家园。”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抵抗敌人和伪军,保护家乡。 关于组词,可以用“敌伪”来构成以下词语: - 敌伪分子:指代与敌方勾结、背叛国家的人。 - 敌伪军:指代与敌方结盟、参与侵略的军队。 - 反敌伪斗争:指代人们抵抗敌伪军队的斗争行动。 近义词中可以使用以下词语替代“敌伪”: - 敌人 - 冒牌 反义词中,与“敌伪”相对的词语有: - 盟友 - 正统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