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贡土的意思、贡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贡土的解释

(1).谓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位取一色土授之,供其立社设坛。《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 唐 孔颖达 疏:“贡土之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 蔡邕 《独断》云:天子大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授之大社之土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使之归国以立社。”后亦指分封。 清 胡敬 《题苏文忠公表忠观碑拓本》诗:“ 徐州 仍贡土, 唐叔 旧分桐。”

(2).进贡泥土。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丁:“天下贡赋,惟 长安县 贡土, 万安县 贡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贡土”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语义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解析:

  1. 政治象征意义

    指古代诸侯向帝王进献的土壤,代表臣服与领土归属。根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后划分九州,各州需将本地代表性土壤进献中央,以示疆域统一。例如《汉书·地理志》提到“九州之土,各以其色贡于王廷”,强调不同颜色的土壤象征不同地区的统治权。

  2. 物质功能意义

    特指用于特殊用途的优质土壤。古代祭祀仪式中,选取纯净黏土制作礼器,称为“贡土”,如《周礼·考工记》载“祭祀用陶,必取河滨之贡土”。明清时期建造皇家建筑时,亦会征用特定地域的细密黄土作为基础材料,此类土壤被文献统称为“贡土”。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见于历史文献或古建筑研究领域,其双重含义反映了中国古代“物质”与“礼制”相结合的文化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贡土”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古代分封制度中的仪式

  1. 核心含义
    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根据封地所在方位,授予对应颜色的土壤(五色土: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供诸侯建立社坛,象征权力与领土归属。

    • 来源依据:
      《尚书·禹贡》记载“厥贡惟土五色”,唐代孔颖达在注疏中解释,天子用五色土筑社坛,分封时将对应方位的土赐予诸侯,并包裹白茅,以示授权。
    • 仪式意义:
      这一行为既是地理划分的象征,也通过“立社”强化诸侯对中央的臣属关系。
  2. 延伸指代
    后亦泛指分封行为,如清代胡敬诗句“徐州仍贡土,唐叔旧分桐”即用此典。

二、进贡泥土的实物行为

指地方向中央进献泥土作为贡品。例如宋代《南部新书》记载:“长安县贡土,万安县贡水”,说明某些地区曾将泥土作为特殊贡品,可能用于祭祀或建筑。

补充说明

部分现代解释(如“比喻奉献力量”)多见于网络词典,但缺乏权威文献支持,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适用性。

别人正在浏览...

保完鞭着鼻瘜草帚儿缠臂唱戏饬材初刻蠢驴打鸡骂狗德隆望重调燮发蒙启滞方底圆盖甘嗜甘之若素高堂大厦贯百鬼话连篇国将不国骨肉未寒涵濡横畔皇贵妃晃曳花遮柳掩火凤截拨急脚递精诵寖闻进选酒话看看雷谤睖睁令公香龙旒龙争虎战马蒁闷吐面巾纸名郎民脂南华梦鸥浮鹭立三迭折斤斗沈东阳市秤史牒殊职天趣亡情威暴吴羊相风铜乌小节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