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平的意思、砥平的详细解释
砥平的解释
(1).平直;平坦。 晋 左思 《魏都赋》:“长庭砥平,鐘簴夹陈。” 唐 封孟绅 《赋得行不由径》:“欲速意何成,康庄欲砥平。” 宋 范成大 《馆娃宫赋》:“半紫崖而砥平,访 馆娃 之故宫。”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广庭砥平,翼以飞楼。” 清 魏源 《登太行绝顶》诗之三:“絶顶竟砥平,万马屯崇墉。”
(2).比喻安定;平定。 唐 李白 《大猎赋》:“是三阶砥平,而皇猷允塞。”《旧唐书·马燧传》:“烈烈我祖,膺期而昌,剗灭羣凶,砥平四方。”《旧唐书·李珏传》:“今四海镜清,八方砥平,厚敛於人,殊伤国体。”
词语分解
- 砥的解释 砥 ǐ 〔砥柱中流〕像砥柱山(在中国三门峡)那样屹立在黄河激流中,喻中坚人物或力量所起的支柱作用。 细的磨刀石:砥石。砥砺。 笔画数:; 部首:石; 笔顺编号:
- 平的解释 平 í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平地。平面。平原。 均等:平分。平行(妌 )。抱打不平。公平合理。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平列。平局。平辈。 安定、安静:平安。平服。 治理,镇压:平
网络扩展解释
"砥平"是一个汉语词汇,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本义指平直、平坦
多用于描述地形或物体的平整状态。如:
- 晋代左思《魏都赋》用"长庭砥平"形容庭院平坦开阔;
- 宋代范成大在《馆娃宫赋》中描绘"半紫崖而砥平"的山崖平缓地形;
- 清代魏源诗句"絶顶竟砥平"展现山顶的平整地貌。
二、比喻社会安定、局势平定
常用于文学或历史文献中表达政治稳定:
- 李白《大猎赋》"三阶砥平"象征国家秩序井然;
- 《旧唐书》记载"八方砥平",形容唐王朝对四方的有效治理;
- 明代刘基《郁离子》用"广庭砥平"暗喻社会环境的平稳。
该词源自"砥"(磨刀石)的平整特性,既可用于具象空间描写,也可抽象表达安定状态,常见于古代辞赋和政论文章。如需了解该词在"砥平绳直""中流砥柱"等成语中的延伸用法,可参考相关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砥平(dǐ píng)这个词的意思:
砥平是一个中文词汇,表示用砥石磨削一个物体的表面以使其平整、光滑。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修复和打磨工作,常见于木工、石工以及刀剑铸造等行业。
拆分部首和笔画:
砥平的拼写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石”和“敝”。其中,“石”代表着砥石这个工具,而“敝”则表示平整和修复的动作。
来源和繁体字:
砥平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最早见于《尔雅》这本古籍中。在繁体字中,砥平的写法和简体字保持一致。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的汉字写法中,砥平的表示形式可以有所不同。然而,现代汉字的标准化使得目前的写法比较统一,即使用简化字“砥平”。
例句:
1. 他花了几个小时砥平这把刀刃,使其更锋利。
2. 木匠用砥平工具修复了那块木板的表面。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砥石、砥石工具、砥砺前行。
近义词:打磨、磨削、修整。
反义词:凹凸、不平。
别人正在浏览...
鞍鞒百僚板刀面半千包产兵多将广不处不钉点儿传房楚丘邨烟大行儋舆逗引恶霸峨眉宝光繁囿風鬟雨鬢峰岚愤懑不平割鲜供奉曲勾补苟免骨笃赫姿鸿业远图后户坏料晦盲火舰精粗近似值就田客姓空间探索廉隘两税使厖淆毛钱门吊儿嶷尔披坚执鋭迁官浅率青稞青鹢犬牙鹰爪赏光霜奁爽缪顺志私系蒐田推革退抑脱毛枉遏魏氏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