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半千的意思、半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半千的解释

(1). 唐 员馀庆 的别名。《旧唐书·文苑传中·员半千》:“ 员半千 ,本名 餘庆 …… 义方 嘉重之,尝谓之曰:‘五百年一贤,足下当之矣。’因改名 半千 。”

(2). 金 雷渊 的别号。《金史·雷渊传》:“出巡郡邑,所至有威誉,奸豪不法者立箠杀之。至 蔡州 ,杖杀五百人,时号曰‘ 雷半千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半千”的汉语词典释义

一、基础词义

“半千”指五百,由数词“半”(二分之一)与“千”(一千)组合而成,表示一千的一半。该词属古汉语数词表达,常见于历史文献与诗词。例如:

《南史·周盘龙传》载:“角城戍将张蒲与虏潜相勾结,乘虚袭城……盘龙子奉叔以半千人迎击。”

二、文学引申义

唐代后,“半千”演变为对贤才的雅称,典出唐代诗人孟郊《赠别崔纯亮》诗:

“半千贤士人,生世不并出。”

此用法特指“五百载一遇”的杰出人物,凸显其稀缺性。后世文集中亦沿用此喻,如宋代刘克庄《沁园春》词:“幸有善和书堪读,何必然藜芸省,且休拍洪崖肩,更半千岁,方是熟年。”

三、语言学特征

  1. 构词法:复合数词,通过“半+整千数”构成,类似“半万”(五千)。
  2. 语用场景:
    • 历史叙述:用于兵制、人口统计等(如“兵员半千”)。
    • 文学修辞:借数量夸张赞誉人才(如“半千之俊”)。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01年,“半千”词条。
  2. 《全唐诗》卷三七九,孟郊《赠别崔纯亮》,中华书局,1960年。
  3. 《南史·卷四十六·周盘龙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

(注:部分古籍原文可通过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汉典在线查阅。)

网络扩展解释

“半千”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两种解释,均与历史人物别号相关,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基本含义

“半千”字面意为“五百”(半即一半,千即一千),但作为专有名词使用时,特指以下两位历史人物的别号:

  1. 唐代员馀庆的别名

    • 员馀庆因老师王义方的赞誉“五百年一贤,足下当之”而改名“半千”,寓意五百年一遇的贤才。
    • 此典故出自《旧唐书》,可见其名号承载着对才能的极高评价。
  2. 金代雷渊的别号

    • 雷渊因执法严酷闻名,任监察御史时曾一日杖杀五百人,故被称为“雷半千”。
    • 《金史》记载其“奸豪不法者立箠杀之”,反映了当时百姓对其威名的敬畏。

二、用法与演变

提示:以上信息综合了《旧唐书》《金史》等史料记载,若需进一步考证人物生平,建议查阅原文或权威历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暗昧罢国奔遯标望彬比势抗不详不盈眦查房持支出迎错仪画制道德文章动画片儿二黄方积搆间搆结和口鸿翼货账绛裙急波波净利谨抑劲鸷究怀倦劳鹍丝兰熏林濠立券理数蛮军泥象懦小鞶厉泡菜偏枯钱痨迁邑仁参散叛色差森植箑蒲射骑死利特群天人共鉴桐江退伍顽磁嗡嗡卧床武功体无竟香梦象外衔吕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