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第品的意思、第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第品的解释

评定品级;评定高低。 唐 白居易 《裴度李夷简王播等各赐爵并回授爵制》:“统御之初,先行信赏,詔主爵者合为奏书,或加宠进封,或延恩任子,次勤第品,咸按旧章。”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殉梦》:“落红霏霏成阵,乱年光纔一瞬,便天香国色,料无人第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第品”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单字训诂及历史语用分析。根据《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解释,“第”本义指次序级,如《史记·萧相国世家》载“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品”则指品类、品评,如《晋书·苻坚载记》载“品而第之,人思劝励”。二字合用时,“第品”多指向对事物的等级评定或分类排列,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对人才、艺术品的分级评定场景。

在具体语用中,“第品”可作动词性短语使用,如《唐会要》载“凡应举人,须先通五经,明时务,然后州府第品其等第”,此处指对科举考生进行等级评定。作名词时则指已形成的等级序列,如宋人笔记《玉壶清话》记书画鉴赏“立三品九等之第品”。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更多见于古典文献研究与书画鉴定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第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细微差异,综合各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第品”读作dì pǐn,主要指评定品级或高低。例如古代官员考核、选拔人才时,根据能力或功绩划分等级的行为,即属于“第品”的范畴。

  2. 扩展用法

    • 作为成语:在特定语境下,“第品”可表示顺序或等级,如“排行第几”。此时“第”强调次序,“品”侧重等级或品质。
    • 文学引用:唐代白居易《裴度李夷简王播等各赐爵并回授爵制》中“次勤第品,咸按旧章”,以及清代蒋士铨《临川梦·殉梦》中“天香国色,料无人第品”,均体现该词用于评价人物或事物的高低层次。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文献或历史研究,现代汉语中较少直接使用,但在涉及等级划分、排序评价的学术或文学创作中仍有参考价值。

该词兼具动词(评定)与名词(等级)属性,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考证古代用法,可查阅《全唐诗》《清词》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阿公邦伯鲍林表薄跛鼈千里渤潏不抗不卑不了不厌参怀怅人琴臣位吃得光筹枚垂线足春朝慈帏东箭南金趸打愕窒肥油油负责制缟鹤鹤柱胡钉铰交如嗟悔无及戢戢紧急关头狼居蜡捻连比连帙累牍灵构麟轩面理牡丹花好,终须绿叶扶持齯齿牌子曲炰鼈脍鲤棚车蠯蜃牵羊三余读书邵伯生主神经痛誓江失心受用霜毫水戽擡头纹塌架探幽调三惑四未极无繇香蕊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