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勘的意思、點勘的详细解释
點勘的解释
1.校对勘正文字。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七:“不如覷文字,丹铅事点勘。” 宋 刘克庄 《汉宫春》词:“夜窗犹坐书案,点勘偏旁。” 清 李调元 《别检讨李琪园铎》诗:“他时不朽业,点勘烦乘间。”
2.检点查看。《前汉书平话》卷上:“﹝ 刘邦 ﹞宣 周勃 排甲马,点勘军兵。” 明 单本 《蕉帕记·闹婚》:“朦朧,点勘春光,又早漏洩东风一种。”
词语分解
- 點的解释 點 ǎ 见“点”。 笔画数:; 部首:黑; 笔顺编号:
- 勘的解释 勘 ā 校对,复看核定:勘核。勘正。勘误。校勘。 实现调查,探测:勘测。勘探。勘查。 审问囚犯:勘问。推勘。 笔画数:; 部首:力;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點勘”是汉语词汇,拼音为diǎn kān,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解释
-
校对勘正文字
指对文字内容进行细致的校对和修正,常用于文献整理或学术研究。例如唐代韩愈在《秋怀》诗中提到“丹铅事点勘”,即用红黑两色笔进行校订。
-
检点查看
指对事物进行细致的审查或检查,如明代单本《蕉帕记》中“点勘春光”,意为细致观察春景。
二、详细解析
-
词义拆分:
- “点”:取“细微、微小”之意,强调细致入微。
- “勘”:意为“调查、审查”,侧重严谨的核对过程。
组合后形容深入、系统的核查行为。
-
使用场景:
- 文献校订:如古籍整理、学术论文校对。
- 案件调查:如警察、律师等职业的取证审查。
三、文学引用与扩展
- 宋代刘克庄《汉宫春》中“点勘偏旁”,体现对文字结构的精细核对。
- 清代李调元诗句“点勘烦乘间”,指利用闲暇时间校勘书籍。
四、总结
“點勘”既可指具体的文字校对,也可引申为对事物的全面检查,强调细致、严谨的态度。其含义在古籍和现代语境中均有应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點勘》是一个汉字词语,其中“點”和“勘”分别是它的部首。其中,“點”的部首是“黑”,它的笔画数是4;而“勘”的部首是“力”,它的笔画数是11。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它在繁体中文中的书写形式为「點勘」。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但是在《點勘》这个词中没有太大的变化。它可能会以一些繁体字的形式出现,但整体结构和意义不变。
下面是一个例句,展示了如何使用《點勘》这个词:我正在阅读的这本书提供了许多有关古代文化的點勘。
与《點勘》相关的一些组词包括:勘查、勘察、勘探。这些词都和“调查”、“探索”等意思相关。
接近义词为:察看、观察、认真审查。
反义词为:放任、轻忽、忽略。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