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白枣的意思、白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白枣的解释

枣子的一种。其子白乃熟,故名。《尔雅·释木》:“櫅,白枣。” 郭璞 注:“即今枣子白熟。” 宋 陆游 《建州绝无芡意颇思之戏作》诗:“ 建安 城里西风冷,白枣堆盘看却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一·枣》﹝集解﹞引 苏颂 曰:“櫅,白枣也,子白乃熟。” 章炳麟 《新方言·释植物》:“今自 徽州 以东至於 江 南 浙江 ,皆谓白枣为白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白枣是汉语中特指枣树(学名:Ziziphus jujuba)的一类栽培品种,其果实成熟后表皮呈浅黄至乳白色,果肉细腻,甜度适中,与普通红枣存在显著差异。以下从不同角度解析该词释义:

一、基本释义

白枣在《汉语大词典》中被定义为“枣的一种,成熟后颜色较浅,果肉微黄或乳白”,其名称源于果实成熟时的外观特征。古时也称“玉枣”,常见于北方地区栽培。

二、植物学特征

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白枣属鼠李科枣属落叶乔木,叶片卵形具三主脉,花期5-7月,果实呈椭圆形,成熟期果皮无红色素沉淀,维生素C含量高于普通红枣品种。

三、品种分类

  1. 京白枣:主产北京房山,果实卵圆形,单果重10-12克
  2. 牛奶枣:山东乐陵特产,果皮乳白透亮
  3. 雪枣:河北沧州培育品种,可鲜食或制干

四、药用价值

《中华本草》载其干燥果实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具有安神养血的功效,常与酸枣仁配伍使用。现代研究表明其环磷酸腺苷含量达红枣的3倍以上。

五、文化意义

明代《食物本草》记载白枣为皇家贡品,清代《帝京岁时纪胜》描述其为“冬令滋补珍品”。在民俗中,华北部分地区至今保留新婚撒白枣祈福的婚俗。

网络扩展解释

“白枣”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定义与起源

白枣是枣子的一种,因成熟后果实呈现白色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尔雅·释木》,其中记载“櫅,白枣”,郭璞注解为“即今枣子白熟”。古代文献如宋代陆游的诗句“白枣堆盘看却愁”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均有提及,说明其历史渊源和文化意义。

植物学特征

白枣属于鼠李科植物,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的成熟果实,原产于中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其果实呈长圆形,未成熟时黄色,成熟后转为褐红色(部分品种成熟时为白色),花小多蜜,是重要的蜜源植物。

用途与价值

  1. 食用与加工:可鲜食,也可制成干果、蜜饯等,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营养价值较高。
  2. 药用:果皮可健脾,种仁有安神功效,果肉还可提取维生素C。
  3. 文化意象:在诗词中常作为意象出现,如陆游诗句中的“白枣堆盘”表达愁绪。

其他解释

部分资料提到“白枣”作为成语,比喻“虚有其表的事物”,但此用法较为罕见,且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为引申或误读。

“白枣”主要指一种枣类植物及果实,其名称源于成熟颜色,兼具食用、药用和文化价值。如需进一步了解品种分类或古籍原文,可参考《尔雅》《本草纲目》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身之地安宅笆箔把定白狐白肉北河辩囿不拘一格财署床腿楚公钟大行星带砺河山定销二斟伏贴岗子割夺各落宫妇观觇关限归咎于昏僝金色金字塔报计然之策棘心扛哄口快心直乐员连二竈灵徒梨肉路在口边旅伴马图民和浓馥弄竹弹丝屏黜蹊道期度侵噬骑省七香车人事代谢身钱四星太平梯谈赏眺览痛醉捥发无觉向国嫌乎笑颦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