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官署名。 唐 两省皆有散骑常侍,故称之为骑省。 唐 王维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骑省直 明光 ,鷄鸣謁 建章 。” 赵殿成 笺注:“谓散骑之省。出 潘岳 《<秋兴赋>序》, 唐 时两省皆有散骑常侍,故亦谓之骑省。” 唐 张籍 《和卢常侍寄华山郑隐者》:“寄知骑省客,长向白云闲。”
(2).指 潘岳 。语本 晋 潘岳 《秋兴赋序》:“寓直于散骑之省。” 唐 钱起 《闲居酬张起居见赠》:“向夕野人思,难忘 骑省 文。” 清 褚继曾 《<小螺庵病榻忆语>后序》:“夫蛾眉易逝, 骑省 有金鹿之悲;鹤舞含愁, 苏臺 留紫玉之迹。”
"骑省"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具有双重含义:一为官署名,二为官职代称。据《汉语大词典》记载,"骑省"即"散骑省",是魏晋至隋唐时期设置的中央官署机构,隶属门下省,负责规谏、文书编纂等事务。其名称来源于职能特征,"骑"指散骑常侍等官职多由精通文史的官员充任,"省"则为古代中央行政机构通称。
作为官职代称时,"骑省"特指散骑常侍或侍郎。例如《文选·潘岳〈秋兴赋〉》李善注提到,潘岳曾担任散骑侍郎,后世遂以"潘骑省"代称其官职。该词在唐宋诗词中亦常见,如李商隐《赠庾十二朱版》诗"名自公车无故事,官从骑省有新图",其中"骑省"即借指官场身份。
参考来源:
“骑省”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一、官署名(读音qí shěng) 指唐代中央机构中的散骑常侍所属部门。唐代中书省、门下省均设散骑常侍官职,负责规谏皇帝、审议诏令,因此合称“骑省”。例如王维《春日直门下省早朝》中“骑省直明光”即指官员在此部门当值。
二、指代潘岳(读音qí shěng) 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潘岳的《秋兴赋序》“寓直于散骑之省”,后人以“骑省”代指潘岳或其文风。如钱起诗句“难忘骑省文”便是借用此典表达对潘岳文学造诣的推崇。
■ 需注意的特殊情况: 个别资料(如)提到“骑省”读作qí xǐng,解释为管理混乱的成语,但此用法未见于主流古籍或权威词典,可能是现代误传或混淆了其他词汇。建议优先以历史文献中的官署名和潘岳代称两种含义为准。
秉刍参佐策使刬灭阐蛙逞头角承直触刺刺臂丛山峻岭从约长抵滞独不见杜德机遁世隐居发狂变死芳气方针反听内视封斋辐裂赶墟构难光火贼滚瓜流水海土寒事鸿鸾黄素歡浃化外回茬灰木湖目霍然而愈精唇泼口耒子六弊瞀忧模块瓯臾泼脏水千米拳套取煖三宝殿神不附体失箸受黜手镐耍笔杆子疏财重义睡声舒气特转亡国灭种纨绮子弟缊丽五贤效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