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官署名。 唐 两省皆有散骑常侍,故称之为骑省。 唐 王维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骑省直 明光 ,鷄鸣謁 建章 。” 赵殿成 笺注:“谓散骑之省。出 潘岳 《<秋兴赋>序》, 唐 时两省皆有散骑常侍,故亦谓之骑省。” 唐 张籍 《和卢常侍寄华山郑隐者》:“寄知骑省客,长向白云闲。”
(2).指 潘岳 。语本 晋 潘岳 《秋兴赋序》:“寓直于散骑之省。” 唐 钱起 《闲居酬张起居见赠》:“向夕野人思,难忘 骑省 文。” 清 褚继曾 《<小螺庵病榻忆语>后序》:“夫蛾眉易逝, 骑省 有金鹿之悲;鹤舞含愁, 苏臺 留紫玉之迹。”
“骑省”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一、官署名(读音qí shěng) 指唐代中央机构中的散骑常侍所属部门。唐代中书省、门下省均设散骑常侍官职,负责规谏皇帝、审议诏令,因此合称“骑省”。例如王维《春日直门下省早朝》中“骑省直明光”即指官员在此部门当值。
二、指代潘岳(读音qí shěng) 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潘岳的《秋兴赋序》“寓直于散骑之省”,后人以“骑省”代指潘岳或其文风。如钱起诗句“难忘骑省文”便是借用此典表达对潘岳文学造诣的推崇。
■ 需注意的特殊情况: 个别资料(如)提到“骑省”读作qí xǐng,解释为管理混乱的成语,但此用法未见于主流古籍或权威词典,可能是现代误传或混淆了其他词汇。建议优先以历史文献中的官署名和潘岳代称两种含义为准。
骑省是一个汉语词汇,它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即“骑”和“省”。
“骑”的拆分部首是马,它的笔画数为5个。它通常表示骑乘、乘坐的意思,也可以表示驾驶。
“省”的拆分部首是目,它的笔画数为9个。它通常表示节约、节省的意思,也可以表示地区或行政区划。
骑省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辞海》中,属于汉语词语的新造词。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主要用于描述节约骑行或者驾驶的行为。
骑省的繁体字为「騎省」。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骑省可以写作「乘榭」或「騎省」。
1. 他每天骑省上班,非常节约而且环保。
2. 她学会了骑省,不再依赖汽车出行。
3. 这个地区的骑省规划十分先进,交通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1. 骑马省时 - 指骑马行进时同时节省时间。
2. 骑车省油 - 指骑车行驶时节约燃料。
骑省的近义词可以是节约出行、环保出行。
骑省的反义词可以是奢侈浪费、不节约的出行方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