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官的意思、甸官的详细解释
甸官的解释
甸畿官署。借指甸畿。 宋 叶适 《上赵运使启》:“然而州处甸官之外,地当 甌 粤 之穷。取金於山,嗟鑛鏷之既隐;食盐於海,嘆滋味之不充。”
词语分解
- 甸的解释 甸 à 古代指郊外的地方。 田野的出产物:“纳货贝于君,则曰纳甸于有司”。 治理。 甸 á 古同“畋”,打猎。 甸 è 古同“乘”,古代划分田、里的名称。 笔画数:; 部首:田; 笔顺编号:
- 官的解释 官 ā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官方。官府。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官。器官。五官。 * 。 姓。 民 笔画数:; 部首:
专业解析
甸官是中国古代职官名称,特指西周时期掌管王畿(都城附近直辖区)农事与田赋的官吏,属于地官系统的重要职掌之一。其详细释义与职能如下:
一、词源与基本释义
“甸”本义指王田(《说文解字》:“甸,天子五百里地”),引申为都城近郊的农田;“官”即职掌者。“甸官”即管理王畿田赋、农事的专职官员,其核心职责是统筹籍田(天子象征性耕种的公田)生产、征收田税及监督农时。
二、职能与历史背景
-
农事管理
甸官负责督导王畿内的农耕活动,包括安排耕种时序、管理农具分配、记录收成等,确保王室粮食供应(《周礼·地官·司徒》载:“甸师掌帅其属而耕耨王籍”)。
-
田赋征收
依据土地等级制定赋税标准,征收谷物、刍草等实物税,并登记田产变动(《周礼注疏》郑玄注:“甸,田也,治田之官”)。
-
籍田礼仪
在周天子亲耕的“籍田礼”中,甸官主持仪式筹备,象征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亲载耒耜,躬耕帝籍”)。
三、历史演变与关联官职
- 西周起源:甸官初设于西周,隶属“地官司徒”,多由贵族世袭。
- 后世演变:秦汉时职能并入“治粟内史”“大司农”;唐代“司农寺”部分延续其责;至明清,由户部统管全国农赋,甸官之名消失。
- 关联官职:与“遂人”(掌郊外土地)、“场人”(掌园圃)分工协作,形成王畿农业管理体系。
四、学术考据与权威参考
- 《周礼·地官·甸师》(中华书局点校本)明确记载其编制:“甸师,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反映其组织规模。
- 清代孙诒让《周礼正义》考释:“甸官所掌,实兼耕耨、供薪、祭祀诸事”,职能覆盖农业与礼仪。
- 现代研究:杨宽《西周史》指出甸官是“王室经济的重要管理者”,体现早期国家的农业控制模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五、现代语义与使用场景
现代汉语中,“甸官”属历史词汇,仅见于古籍研究与历史文献,如:
“西周甸官制度,是理解先秦田赋体系的关键。”(《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李剑农著)
注:因“甸官”为专业古语词,日常使用极少,需结合具体历史语境释义。
参考资料来源:
- 《周礼正义》(清·孙诒让,中华书局,2015年)
- 《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国古代官制大辞典》(俞鹿年编著,人民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甸官”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主要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 甸畿官署:指古代王都周边(甸畿)的行政机构或官员辖区。
- 借指甸畿地区:即代称王畿(都城附近的直辖区域),如宋代叶适《上赵运使启》中“州处甸官之外”即指州地位于甸畿之外。
2.引申用法
- 部分资料(如)提到“甸官”可形容职位低微、权力有限的地方官员,但此说法权威性较低,可能为现代引申义或误读。
3.文献例证
- 宋代叶适的《上赵运使启》中,用“甸官”描述地理行政划分:“州处甸官之外,地当瓯粤之穷”,体现其指代甸畿区域的用法。
“甸官”的核心含义为甸畿官署或王畿地区,需结合具体文献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汉语辞海》等高权威性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抱桥蹦纵窜跳碧殿侧言辞不达意呆打孩大做文章杜律忿懥抚剑负老携幼公南公帑狗烹管带管拘酣酡黑古董弘旷后嗣欢叹互譌会家火急火戏兼城徼功骄景洁清自矢金碧辉映据案攫取矍铄峻疾空策款恻矿镤朗儁老劲陵替林囿流形龙飞九五露拍末业平澄迫真受敌説雨谈云四佐松子同判通衢大邑推盘万事大吉瓮里酰鸡小大爷邪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