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没有毛病,没有缺点。《老子》:“涤除元览,能无疵乎!” 唐 韩愈 《读<荀子>》:“ 孔子 删《诗》《书》,笔削《春秋》,合於道者著之,离於道者黜去之,故《诗》、《书》、《春秋》无疵。” 宋 李昭玘 《提刑谢启》:“自非水镜无疵。权衡不权,则何以吏知守法,人不称寃。”
(2).不挑剔毛病。《淮南子·氾论训》:“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
(3).木名。《尔雅·释木》:“棆,无疵。” 邢昺 疏:“棆,美木也,无疵病,因名之。”
“无疵”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没有缺点或毛病
指事物或人完美无缺,常用于形容品德、著作等。例如《老子》提到“涤除元览,能无疵乎”,强调通过自省达到无瑕疵的境界;韩愈在《读<荀子>》中评价孔子修订的经典“无疵”,即没有缺陷。
不挑剔他人的小毛病
表示宽容待人,不苛责细节。如《淮南子·氾论训》中“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主张以德行为重,忽略小过。
木名
特指一种名为“棆”的优质树木,因木质无瑕疵而得名。《尔雅·释木》记载:“棆,无疵”,邢昺注解称其“美木也,无疵病,因名之”。
总结
该词既可形容事物完美(如经典著作、德行),也可指对他人的包容态度,另有一义为特定树种名称。其用法多与古籍文献相关,现代语境中更常见前两种引申义。
无疵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汇,常被用于形容事物完美无缺、没有瑕疵的状态。它表示没有任何缺陷、毛病或破绽的意思。
无疵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分别是“无”和“疒”。其中,“无”是常见的否定前缀,表示没有的意思;“疒”是疾病的部首。
根据《康熙字典》的统计,无疵的总笔画数为11笔。
无疵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车攻》,作为形容詈贬的词语。后来逐渐被人们用来形容事物完美无瑕的状态。
无疵的繁体写法为「無疵」。
根据古代典籍中的记录,无疵在古时候的写法有多种变化,如「毋疵」、「无疵瑕」等,用法灵活多样。
以下是一些使用无疵的例句:
1. 他的工作总是无疵的,从不出差错。
2. 这幅画的技巧简直无疵,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得非常出色。
3. 她的演讲无疵无瑕,获得了观众们的一致赞赏。
组词:无疵良品、无疵丹心、无疵之士。
近义词:完美,完好无损,无缺。
反义词:瑕疵,有缺陷,不完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