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得意忘言的意思、得意忘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得意忘言的解释

(1).谓既已领会其意旨,则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词。语出《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晋书·傅咸传》:“得意忘言,言未易尽。苟明公有以察其悾款,言岂在多。” 南朝 梁 吴均 《行路难》诗之五:“君不见 上林苑 中客,冰罗雾縠象牙席。尽是得意忘言者,探肠见胆无所惜。”

(2).引申为彼此默喻,心照不宣。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二:“ 唐 人五言絶句,往往入禪,有得意忘言之妙。”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六八:“何况建立在这种境界的诗论,如所谓作诗方法也,读诗方法也,又都重在语中无语……重在不着一字,重在得意忘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得意忘言"是源自道家哲学的重要概念,指通过语言领会深层意蕴后超越语言形式的精神境界。该成语最早见于《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通过"得鱼忘筌"的比喻,阐述语言如同捕鱼工具,达到目的后即可舍弃形式。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其核心含义为"既已得其意旨,则不需执着言辞"(商务印书馆,2020)。

这一哲学命题在魏晋时期被王弼发展为"言象意"的阐释体系,认为语言符号与所指对象存在层级关系,真正的理解应突破文字表层直达本质(《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语言学研究中,钱钟书在《管锥编》指出其与西方"得意忘象"理论的相通性,揭示语言作为载体的局限性(中华书局,1979)。

在当代应用中,该成语既用于艺术鉴赏领域,强调超越技法体会神韵的审美境界;也被运用于人际沟通场景,指代心领神会的默契状态。《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将其归类为"认知类成语",标注其语用功能包含哲学思辨与生活智慧双重维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网络扩展解释

“得意忘言”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典故

出自《庄子·外物》: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意为捕兔的器具(蹄)用于捉兔,捉到兔后即可舍弃器具;语言用于表达意义,领会意义后则不必执着于语言本身。


三、详细解释

  1. 原意:
    庄子通过“得鱼忘筌”“得兔忘蹄”的比喻,强调语言作为工具的性质——重点在于传递思想,而非形式本身。

  2. 引申义:
    后演变为形容人与人之间默契无间,无需言语即可相互理解。例如描述合作伙伴“配合得特别好,总是得意忘言”。


四、用法与示例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得意忘言”既包含哲学层面对语言与思想关系的探讨,也用于描述人际默契,强调超越形式的精神契合。其核心在于重本质而轻形式,与道家“大道至简”的思想一脉相承。

别人正在浏览...

百障庰厕禀牍不足为法长言莐藩成仿吾陈粟冲裕大锉碓大风词打雷等价交换斗碗咄啐饿踣梵土风采甫竁副辂高扳高粱酒轨辙过家固让洪胤话仙磵谷脚胫进食进説巨千炼养列营流民落发卖空买空满天星瞑卧敏洽秘书郎蹑屐拼死捺命弃过图新清顺弃席惹惹弱年散遣师母瘦羊博士随班特技摄影瓦当文武榦汙宫五疾武守献琛萧规曹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