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榻的意思、草榻的详细解释
草榻的解释
(1).简易的床铺。 清 姚潜 《张菊人余淡心吴薗次集饮虎丘山寺得青字》:“水光明草榻,野色敞幽亭。”
(2).留人住宿的客套语。《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凭着愚见,还屈贤弟在此草榻,明日只可早往,不可晚行。”《镜花缘》第八三回:“那老者耘田起来,对著 子路 説:‘客官:你看天色晚下来了,舍间离此不远,何不草榻一宵?’”
词语分解
- 草的解释 草 ǎ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
- 榻的解释 榻 à 狭长而较矮的床,亦泛指床:竹榻。藤榻。卧榻。下榻(客人住宿)。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草榻”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释:
一、字面含义
指用草席铺就的简易床铺,常用于形容居住条件简陋。该词由“草”(植物编织物)和“榻”(低矮卧具)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为“草席铺成的床”。例如清代姚潜诗句“水光明草榻”便直接描述草席床铺的意象。
二、引申用法
作为古代社交场合的客套用语,主人在不便留客时,用“草榻”婉转表达招待不周之意。如《儒林外史》中“奈乡下蜗居,二位先生恐不甚便”,以及《镜花缘》“何不草榻一宵”,均体现这种谦辞功能。
补充说明
部分资料提到该词被归为成语(如、3),但权威辞书未明确标注其成语属性,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是否为文学化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二
《草榻》这个词来源于汉语,它指的是草地上做的简易床榻。下面我为您介绍一下《草榻》这个词的详细信息:
- 拆解部首和笔画:《草榻》这个词的部首是艹和木,分别表示草和木材。它的总笔画数为12。
- 来源:《草榻》一词源于古代居住条件简陋的时期。人们自制的床榻多以草和木材为材料,就形成了这个词汇。
- 繁体字:在繁体字中,《草榻》这个词的写法保持不变。
- 古时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书写中,草榻的草字写作“艸”,榻字形似现代的字形,由木旁和它字形组成。
- 例句:看到屋外的草榻,我觉得很舒适。
- 组词:《草榻》这个词可以与其他词组合,形成新的词语,例如:草坪(草地)+榻(床榻),组成草坪榻。
- 近义词:与《草榻》意思相近的词语有草席、草铺、草床等。
- 反义词:与《草榻》意思相反的词语可以是硬床、石床、铁床等。
希望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草榻》这个词。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