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德的意思、汙德的详细解释
汙德的解释
卑污的品行。《吕氏春秋·审分》:“赞以洁白而随以污德。” 高诱 注:“以污秽之德随洁白之踪。”
词语分解
- 汙的解释 汙 ū 同“污”。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 德的解释 德 é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专业解析
"汙德"是"污德"的异体写法,在汉语中具有特定含义,主要可从以下角度解释:
一、字义分解与核心含义
- "汙/污":本义指停积不流的水,引申为玷染、弄脏、不洁净。《说文解字》释:"污,秽也,一曰小池为污。" 在道德层面指玷辱、败坏。
- "德":指道德、品行、操守。
- "污德"合义:指卑污的品德、败坏道德的行为,或指玷污了道德。其核心在于描述道德上的瑕疵、堕落或不洁。
二、具体释义与文献佐证
-
卑劣的品德;败坏道德的行为
- 例证:《韩诗外传》卷一:"污德之人,国之殃也。" 意指具有卑污品德的人是国家祸害的来源。
- 解析:此义强调个体自身所具备或展现的低劣、不道德的品质或行为。
-
玷污道德;使道德蒙羞
- 例证:古人常言某行为"污德损行",即指该行为玷污了(自身的)道德,损害了(良好的)品行。
- 解析:此义侧重指行为或事件对道德标准、个人或集体声誉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三、词性说明
"污德"通常作为名词使用,指代不道德的状态或行为本身(如释义1)。有时其动词性含义(玷污道德)隐含在语境中(如释义2)。
权威来源参考:
- 《汉语大词典》(在线版) 对"污德"的释义收录:提供了"卑污的品德"的核心解释及古籍例证。
- 《古代汉语词典》 相关条目:对"污"的引申义(玷污、败坏)及"德"的释义,为理解复合词"污德"提供基础。
- 古籍原文数据库(如国学大师网):提供《韩诗外传》等古籍中"污德"一词的原始出处及上下文,确证其用法与含义。
-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对"污"字本义及引申义的权威解析,是理解其道德引申义的基础。
"汙德/污德"是一个具有负面道德评价色彩的词汇,主要指向道德上的败坏、玷污或不洁,其释义得到权威辞书及古代文献的有力支撑。
网络扩展解释
“汙德”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汙德”(拼音:wū dé)指卑污的品行,通常用于描述道德败坏或行为不洁的表现。该词强调个体在道德层面的污秽或低劣。
古籍出处
- 《吕氏春秋·审分》中记载:“赞以洁白而随以污德。”
- 东汉学者高诱注释为:“以污秽之德随洁白之踪”,即用污秽的品德玷污原本纯洁的行为轨迹。
相关引申
- 词义关联:
“汙”通“污”,表示玷污、不洁;“德”指品德,合称强调道德层面的缺陷。类似词汇如“秽德”(huì dé)也指淫乱、恶行,常见于古典小说中对负面人物的批判。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文或学术讨论中,现代汉语较少使用。例如,可描述伪善者表面道貌岸然,实则暗藏污德。
参考资料
- 权威性较高的解释来自《吕氏春秋》及高诱注;
- 对比“秽德”可进一步理解其贬义内涵。
别人正在浏览...
摆翠冰夷逋课不死不活长驱径入掣电称制稠伙黜贬除徒毳毳沸泉丰彩负杖感发高任弓调马服冠盖场闺戒顾属古稀之年后拒匠资交锁借客报仇矩杀栲掠窠槽宽怠乐颤颤梁实秋醴齐奈向逆芽破崖绝角千丁铅铁缺蚀群竖斪斸热审戎役入塞折对是当室闾丝弦碎小所当无敌天恩祖德田躺体天拖曳忘恩失义委悉无生境响黩详览仙几习故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