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上树。《管子·地员》:“凡听角如雉登木以鸣,音疾以清。” 汉 张衡 《思玄赋》:“鱼矜鳞而并凌兮,鸟登木而失条。” 宋 苏轼 《听贤师琴》诗:“平生未识宫与角,但闻牛鸣盎中雉登木。”
(2).敲打棺木。《礼记·檀弓下》:“ 孔子 之故人曰 原壤 ,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 原壤 登木曰:‘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 郑玄 注:“木,椁材也。託,寄也。谓叩木以作音。”
(3).指登上棺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乐仲》:“﹝ 琼华 ﹞遂命工治双槥……﹝命子及妇曰:﹞‘我本 ** ,偶涉凡念,遂謫人间三十餘年,今限已满。’遂登木自入。”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登木汉语 快速查询。
"登木"一词在汉语中属于较为古雅的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个层面的释义:
指人攀爬至树木之上的行为。此义项源于"登"(由低处向高处行进)与"木"(树木)的本义组合。
特指一种用于拘束罪犯颈、手部位的木质刑具,属桎梏类器械。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用词汇,多见于研究古代文献、法制史或训诂学时涉及。日常表达"爬树"一般不再使用"登木"。其作为刑具的含义更是专属于历史语境。
“登木”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上树
指攀爬树木的动作。例如《管子·地员》提到“雉登木以鸣”,描述鸟类的鸣叫行为。苏轼《听贤师琴》中“牛鸣盎中雉登木”也借鸟鸣比喻音律。
敲打棺木
古代丧葬习俗中的动作,如《礼记·檀弓下》记载孔子故人原壤在母亲丧礼时“登木”(叩击棺木)以寄托哀思。
登上棺木
引申为进入棺木的委婉说法。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乐仲》中描述琼华“登木自入”,即指临终入棺。
白豪白鹿原邦埸焙烘备预不虞便器别鹤别婚不华赐鈇钺凑泊戴眼纛章京大团圆点素點種厎席东山法门堆积番部反咬一口抚化钢琴宫房宫寮躬桑鬼金羊含经堂浑化火剪疾涧户洁虔进贤菜旧态复萌匡过匡庐劻勷浪死列地鳞苞麟褭门面语木居士难阸弄参军气管鳅溟取境羣元劬瘽热带风暴赏春沈滓市嚣怗马统带脱帽顽竖逶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