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弄参军的意思、弄参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弄参军的解释

即参军戏。 唐 代一种近于滑稽的表演。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俳优》:“ 开元 中, 黄幡绰 、 张野狐 弄参军。始自 后汉 舘陶 令 石耽 。 耽 有赃犯, 和帝 惜其才,免罪。每宴乐即令衣白夹衫,命优伶戏弄辱之,经年乃放。后为参军,误也。 开元 中有 李仙鹤 善此戏, 明皇 特授 韶州 同正参军,以食其禄,是以 陆鸿渐 撰词云‘韶州参军’,盖由此也。” 唐 薛能 《吴姬》诗:“楼臺重迭满天云,殷殷鸣鼉世上闻,此日杨花初似雪,女儿絃管弄参军。” 清 翟灏 《通俗编·俳优》:“弄参军,即后世副净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弄参军”是唐代流行的一种滑稽表演形式,属于“参军戏”的范畴,具有以下特点:

  1. 定义与性质
    指以参军(官职名)为表演核心的戏剧形式,内容偏向滑稽讽刺,通常由两名演员通过诙谐对话推动剧情。

  2. 历史起源
    源于东汉典故:后汉官员石耽因贪污被罚,需穿白衣在宴席中被优伶戏谑。唐代开元年间,艺人黄幡绰、张野狐将其发展为固定表演形式,唐明皇曾授予擅演此戏的李仙鹤“韶州参军”官职以示嘉奖。

  3. 表演形式

    • 角色构成:分为“参军”(被戏弄者)与“苍鹘”(戏弄者)两个固定角色
    • 表演特点:通过夸张动作与反讽语言制造笑料,类似现代相声中的捧哏与逗哏
    • 服装道具:参军角色多穿白色衣衫,后成为戏曲中丑角白衣的起源之一
  4. 文化影响
    该表演衍生出成语“戏弄参军”(xì nòng cān jūn),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记载了这一成语,用以比喻嘲弄缺乏经验者的行为。

注:部分文献将“弄参军”与“参军戏”混用,但严格来说前者特指以参军为主角的表演段落,后者为整体戏剧类别。完整历史记载可参考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

网络扩展解释二

弄参军的意思

弄参军是指通过某种方式或手段参加军队服务的意思。参军表示加入军队,弄则强调了一种主动的行为或动作。因此,弄参军可以理解为主动加入军队,通过一定途径成为军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弄参军的拆分部首为弓、又。其中,弓部表示相关的意义,又部表示动作或动态的意味。笔画的数量为12画。

来源

弄参军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军事组织与文化。古代时期,军队征兵通常需要志愿者报名参军,因此,弄参军概念产生。在现代,弄参军一词多用于描述自愿参军或被迫参军的情况。

繁体

弄參軍(繁體字)是对弄参军的繁体字写法。繁体字主要在传统的中文书写和文化中使用,以区别于简体字的现代化书写形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弄参军可以按照不同朝代和书法家的书写风格而有所变化。但总体来说,古代汉字中的弓和又部会和其他部首结合起来,形成不同的变体字。

例句

1. 他年少时就立志弄参军,最终成为了优秀的军事指挥官。

2. 这些年轻人为了国家的安全,纷纷弄参军,保家卫国成了每个人的责任。

组词

1. 弄军营

2. 弄征兵

3. 弄服役

4. 弄士兵

5. 弄战士

近义词

志愿参军

主动参军

入伍

服兵役

反义词

退伍

退役

解除服役

转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