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台候的意思、台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台候的解释

敬辞。用于问候对方寒暖起居。 宋 欧阳修 《与韩忠献王书》:“冬序始寒,不审台候动止何似?” 宋 苏轼 《与杨元素书》:“比日履兹微凉,台候何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台候”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色彩的敬辞,主要用于古代书信或礼仪场合,表达对收信人或对话方生活状况的关切与问候。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用法两个层面解析:

  1. 字源构成

    “台”在古汉语中常作尊称前缀,如“台鉴”“台甫”,源自对高位者(如三台星象)的敬仰;“候”本义为观测待,引申为问候、关切。《说文解字》释“候”为“伺望也”,体现对他人境况的体察。

  2. 历史用法

    宋代以降,“台候”多用于书信结尾,如“伏惟台候万福”“谨祝台候安和”,与“钧安”“尊祉”等词并列,体现对尊长或地位较高者的礼节性问候。明代《尺牍双鱼》等书仪文献中,明确记载其适用于官员、师长等对象。

  3. 现代语义演变

    当代语境下,“台候”已逐渐退出日常使用,但在研究古典文献、重现历史对话场景时仍具学术价值。其语义可类比现代敬语“安康”“顺颂时祺”,但文化意涵更强调阶层差异与礼仪规范。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台候”是一个古代汉语中的敬辞,主要用于问候对方的日常生活起居,表达对对方的关切与尊重。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核心定义
    “台候”是书信或对话中表示敬意的问候语,特指询问对方的寒暖、健康、起居状况。例如宋代欧阳修在书信中写道:“冬序始寒,不审台候动止何似?”(《与韩忠献王书》),苏轼亦用“比日履兹微凉,台候何似?”表达关切。

  2. 词语构成

    • 台:原指高台或官府前的平台,后引申为对尊贵人物的敬称(如“台端”“台鉴”)。
    • 候:本义为“等待”,此处指“问候、关切”。
      组合后,“台候”字面可理解为“恭候于尊台前问候”,后简化为对尊者的问候敬辞。

二、使用场景

  1. 历史语境
    主要用于宋代及之后的文人书信往来,体现文雅与礼节,常见于士大夫阶层。
  2. 现代适用性
    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偶见于仿古文体或特定礼仪场合(如传统书画题跋、戏曲台词)。

三、相关延伸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欧阳修、苏轼等宋代文人的书信集。

别人正在浏览...

白菟白瞎百县笆篱儤直逼面博学鸿儒不食人间烟火不盈眦成贷斥生初筵呆顿顿斗缝反朴还淳发音方法非凡風覽高敞睾牢规银果实和表滑成黄龙战舰环绕回挠豗呶假嗓街头谨钝惊奔精纯机陷没做道理处面铺劘上难怪炮局千生万死器干清湛崎锜砌阴权教全宋词上佳绳愆纠谬生死予夺升提霜条书刊祀典替解头尾完然五花诰物灵无隐习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