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鉴奥的意思、鉴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鉴奥的解释

亦作“鉴奥”。明察深奥微妙的义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夫唯深识鉴奥,必欢然内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鉴奥”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在于洞察深奥精微的道理或义理。以下从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 鉴:本义为镜子,引申为观察、审察、鉴别之意。
    • 奥:指深奥、幽深、精微之处,常指事物内在的、不易察觉的道理、义理或奥秘。
    • 合义:“鉴奥”即指通过深刻的观察和思考,去发现、理解、领悟那些深藏不露、精微玄妙的道理或事物的本质。它强调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探究事物核心的认知能力。
  2. 出处与经典用法:

    • 该词最早且最著名的出处见于南朝刘勰的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在《宗经》篇中,刘勰论述学习经典的重要性时提到:“夫《易》惟谈天,入神致用。故《系》称旨远辞文,言中事隐。……是以子政叹‘文’旨奥,举‘四象’以拟议;彦和鉴‘文’理深,援《系》《象》以立论。然则圣文之雅丽,固衔华而佩实者也。……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扬子比雕玉以作器,谓五经之含文也。夫文以行立,行以文传。四教所先,符采相济。励德树声,莫不师圣;而建言修辞,鲜克宗经。是以楚艳汉侈,流弊不还。正末归本,不其懿欤!赞曰:三极彝训,道深稽古。致化惟一,分教斯五。性灵熔匠,文章奥府。渊哉铄乎,群言之祖。” 其中“彦和鉴‘文’理深”虽非直接使用“鉴奥”一词,但“鉴…理深”的用法清晰地体现了“鉴奥”的内涵——刘勰(字彦和)深刻洞察了文章深奥精微的道理(源自《文心雕龙·宗经》)。
    • 后世常引用此典,将“鉴奥”用于形容对经典、哲理、艺术等深层次内涵的精准把握和深刻理解。
  3. 用法与语境:

    • “鉴奥”常用于书面语或学术语境,形容对经典著作、哲学思想、艺术精髓、自然规律等深奥事物的理解和领悟。
    • 它强调的是一种高层次的认知活动,需要观察力、思考力、领悟力相结合。
    • 例如:“学者需潜心钻研,方能鉴奥穷微,领悟圣贤之道。” “他对古典绘画的鉴赏,已达鉴奥通幽之境。”
  4. 近义词辨析:

    • 探赜索隐:探索深奥的道理,搜寻隐秘的事迹。与“鉴奥”都强调探究深奥,但“探赜索隐”更侧重主动搜寻的过程。
    • 钩深致远:探索深处的,招致远处的。比喻探索深奥的道理或治学的广博精深。与“鉴奥”在理解深奥方面有共通之处,但更强调广博和深远。
    • 洞幽烛微:形容目光锐利,能洞察事物幽深细微之处。与“鉴奥”在洞察精微上相似,但“鉴奥”更侧重对“道理/义理”的理解。
    • 鉴奥的核心更侧重于对已有深奥义理的识别、理解和领悟。
  5. “鉴奥”是一个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词汇,意指深刻洞察并理解深奥精微的道理或事物的本质。它源于中国古代文论经典《文心雕龙》,常用于形容对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深层含义的精准把握和卓越理解力,体现了中华文化对深刻认知和智慧追求的重视。

网络扩展解释

“鉴奥”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释义
    该词由“鉴”和“奥”组合而成:

    • 鉴:本义为镜子,引申为观察、辨别真伪优劣的能力(如“鉴别”“鉴定”)。
    • 奥:指深奥、玄妙的事物或道理(如“奥秘”“奥义”)。
      整体含义为通过深入观察与分析,明辨事物深层次的微妙义理。
  2. 出处与典籍引用
    最早见于南朝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夫唯深识鉴奥,必欢然内懌。”此处强调只有具备深刻洞察力的人,才能理解文章的精妙并感到愉悦。

  3. 应用场景
    多用于学术、艺术等领域,描述对复杂理论、文学艺术或哲理的深度解析能力。例如:在文学批评中,需“鉴奥”以把握作品的深层思想;在学术研究中,需通过“鉴奥”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

  4. 组词与拓展
    常见搭配如“深识鉴奥”(强调深刻认知)、“鉴奥析微”(指分析精微之处)等,多体现对复杂问题的探究能力。

别人正在浏览...

暗物质班生宝惜谗言三至,慈母不亲春冰虎尾春素犓腴大打出手邓艾吃底粪蠹蝎幡盖凤枕伏尔加河阜茂官老爷瑰特禾花仙女荒塞谎信鉴识坚卓焦肺解语金风精神抖擞纪述酒望子击棹朘刻镌损勘对苦因乐不思蜀连词粮料连轴燎如观火苓茏嫠纬鲁班慢淫茅盈泥常品学兼优仆旗散髻扫径朔气疏衰碎银掏腰包天崩地裂脱产违格无何有之乡詨讹携认懈意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