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 solar month of 31 days]∶阳历有三十一天的月份
(2) [a lunar month of 30 days]∶农历有三十天的月份
(1).农历称三十天的月份。《书·洪范》“一曰岁,二曰月” 唐 孔颖达 疏:“从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所以纪一月也。”今亦称阳历有三十一天的月份。
(2).指农历十月。《吕氏春秋·任地》:“草諯大月。” 陈奇猷 集释:“ 高诱 注:‘大月,孟冬月也。’ 梁玉绳 曰:‘孟冬称大月者,六阴俱升,大阴之月也。’”
在汉语词典释义中,"大月" 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时间计量名词,具体指代如下:
农历(阴历)中的定义: 指农历中拥有三十天的月份。农历的月份长度由月相周期决定,分为大月(30天)和小月(29天)。这是"大月"最传统、最核心的含义,与"小月"相对。例如,农历八月如果是30天,则称为"八月大"。
公历(阳历)中的定义: 指公历中拥有三十一天的月份。公历的月份长度是人为规定的,其中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固定为31天,这些月份被称为"大月"。4月、6月、9月、11月为30天(小月),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总结核心区别:
补充说明: "大月"一词的使用需结合具体的历法语境(农历或公历)来判断其具体指代的是30天还是31天的月份。在传统农历文化中,"大月"特指30天的月份;而在现代日常生活中参照公历时,"大月"则普遍指31天的月份。
“大月”是历法中的一个术语,具体含义根据不同的历法体系有所不同:
在公历中,大月指有31天的月份。一年中属于大月的有:
公历月份天数的设定源于古罗马历法的调整,例如:
在农历中,大月指有30天的月份,小月则有29天。农历的月份根据月相周期(朔望月)确定:
白木白纻歌粃粺碧丱闭门觅句察典撑突赤苦淳寂寸阴是惜搭对大毛公大愚帝廷独行根方胜风珂覆帱改调岗尖诰词归重贵尊沽名过此以往涸沍弘雅鸿祚假名托姓角艺惊座金泥玉检酒座决不科敛餽贽枯树累日流耀禄钱屡空瞒天昧地鸣棹南来北往喃喃喏喏暖热谦贱乾矢橛棋流清刷齐巧笙管生业甩车提拔铁力木乌榄向阳械器熙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