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觅句的意思、闭门觅句的详细解释
闭门觅句的解释
宋 徐度 《却扫编》卷中:“﹝ 陈师道 ,字 无己 ﹞与诸生徜徉林下,或愀然而归,径登榻,引被自覆,呻吟久之,矍然而兴,取笔疾书,则一诗成矣。”后因以“闭门觅句”形容作诗时冥思苦想。 宋 黄庭坚 《病起荆江亭即事》诗之九:“闭门觅句 陈无己 ,对客挥毫 秦少游 。” 宋 杨万里 《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诗:“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陈去病 《昼寝杂感》诗之六:“闭门觅句浑閒事,并世何人是作家。”
词语分解
- 闭的解释 闭 (閉) ì 关,合:封闭。闭门。闭合。闭关锁国。闭门思过。闭月羞花。 结束,停止:闭会。闭幕。闭市。 堵塞,不通:闭气。闭塞(?)。 姓。 关合开睁 笔画数:; 部首:门; 笔顺编号:
- 觅句的解释 亦作“覔句”。指诗人构思、寻觅诗句。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诗:“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牀。”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刘昭禹》:“﹝ 刘昭禹 ﹞尝与人论诗曰:‘五言如四十箇贤人,著一字如屠沽不得;
网络扩展解释
“闭门觅句”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作诗或创作时关起门来冥思苦想、反复推敲的状态。以下为详细解释:
1.词义解析
- 字面含义:闭门(关上门)、觅句(寻找诗句),合指关起门来专注于诗句的构思。
- 深层含义:强调创作过程中的专注与艰辛,常指脱离外界环境独自苦思,甚至达到忘我境界。
2.出处与典故
- 最早记载:宋代徐度《却扫编》记载陈师道(字无己)的创作习惯,他常独自登榻蒙被苦吟,再“取笔疾书”成诗。
- 诗歌引用:黄庭坚在《病起荆江亭即事》中写道:“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通过对比陈师道与秦观(秦少游)的创作风格,进一步固化此成语的意象。
3.用法与示例
- 语法功能:连动式成语,多作谓语,用于形容写作或艺术创作的情境。
- 例句:
- 陈去病《昼寝杂感》:“闭门觅句浑闲事,并世何人是作家。”
- 现代引申:可用于描述作家、学者等专注创作的状态,如“他整日闭门觅句,终于完成这部诗集”。
4.引申思考
- 褒贬色彩:中性词,既肯定专注态度,也隐含脱离现实、过度依赖苦思的潜在批判。
- 现代启示:创作需平衡“闭门”的专注与“开门”的灵感汲取,避免闭门造车。
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细节,可参考《却扫编》原文或黄庭坚诗作。
网络扩展解释二
闭门觅句是一个中国成语,意思是在闭门的状态下寻找诗句或文章的句子。它的拆分部首是“门”和“句”,笔画分别为3画和5画。这个词的来源比较难以考证,但大致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墨客闭门静心创作的情景。
在繁体字中,闭门觅句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有一些变化,但闭门觅句在古语中的写法与现代汉字比较接近,通常没有太大差异。
以下是一个例句:他整天都在闭门觅句,希望能够写出一首优美的诗歌。
一些相关的组词包括闭门思过、闭门思愆、寻觅、寻找等。近义词可以是找寻、寻觅等,而反义词可以是公开、外出等。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