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七的意思、三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七的解释

(1).二百十年。《汉书·路温舒传》:“ 温舒 从祖父受历数天文,以为 汉 厄三七之间。”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三七,二百一十岁也。自 汉 初至 哀帝 元年,二百一年也,至 平帝 崩二百十一年。” 汉 陈琳 《神女赋》:“ 汉 三七之 建安 , 荆 野蠢而作仇。”《宋书·符瑞志上》:“讖者云:‘赤厄三七’,三七,二百一十年,有外戚之篡。”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三七之妖运告终,九五之真人已出。”

(2).二十一岁。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第十二章引 清 无名氏《绣香囊》弹词:“二八登科标名早,三七入试举孝廉。”

(3).人死后廿一日。《儒林外史》第四回:“老太太是犯三七,到期该请僧人追荐。” 巴金 《家》三七:“ 珏 真可怜,她死了快到三七了,我们家里的长辈除了妈同姑妈,就没有一个人去看过她。”

(4).三魂七魄。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故审威德所以保社稷,割嗜欲所以固血气,然后真一存焉,三七守焉,百害却焉,年命延矣。”

(5).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有止血作用,也叫田七。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三七》:“彼人言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盖恐不然。或云本名山漆,谓其能合金疮,如漆粘物也,此説近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七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一、植物与药材

  1. 植物名称

    三七(学名:Panax notoginseng)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中国云南、广西等地。其根茎呈纺锤形,民间俗称“田七”“金不换”。《中药大辞典》记载,三七因“播种后三至七年采挖”得名。

  2. 药用价值

    根据《中华本草》记载,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内外出血等症。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其归类为“止血要药”。

二、日期与数字组合

  1. 农历日期

    在民俗中,“三七”可指农历三月初七,部分地区将此日作为传统节日。例如福建沿海地区有“三七船祭”习俗。

  2. 时间周期

    数字“三”与“七”组合可表示二十一天(三个七天),常见于丧葬习俗中的“做七”仪式,如“头七”“三七”等阶段性祭奠活动。

三、其他特殊用法 在方言中,“三七”偶作程度副词使用,例如“三七开”表示按比例分配。此用法收录于《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三七”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不同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数字相关
    • 指代二百十年:源自《汉书》记载的历法术语。
    • 表示二十一岁:清代文学中用于形容年轻登科。
    • 人死后廿一日:传统丧葬习俗中的祭奠周期,如《儒林外史》等著作提及。

二、植物学特征

  1. 中药材(田七)
    三七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因枝分三枝,叶为七片得名,别名“田七”“金不换”。根茎呈瘤状,伞形花序,花淡黄绿色,根为主要药用部位。按采挖时间分为“春七”(质地佳)和“冬七”。

三、药用价值

  1. 功效与应用
    • 止血活血:治疗外伤出血、吐血、便血等,兼具止血与化瘀的“双向调节”作用。
    • 消肿定痛:用于跌打损伤、冠心病血瘀等症。
    • 滋补强身:现代研究显示其可抗疲劳、增强免疫力。
      注意事项:孕妇、经期女性禁用,避免与刺激性食物同服。

四、其他含义

  1. 文化象征
    • 三魂七魄:道教概念中的魂魄总数。
    • 历史典故:汉代路温舒以“三七”预言国运,后引申为时间周期。

以上内容整合自权威词典、医药资料及文学典籍,如需完整信息可查看相关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熬枯受淡拨理不可端倪沧波掺合澄穆秤提持斧仇人相见,分外眼明等耐点心渎斁反霸坊市该管高菓子茶雊雉顾步海骂寒葅皇族环内缳首涣渥火祆嘉陵江江西角貒接膝峻举亢满乐极哀来连襼菱芡龙跳虎卧旅愁屡屡毛巾篾黄迷倦敏断碾房胼胝桑间之约擅兵善时沙饧圣殿生众食寡缞粗双蛾碎折裙铁橛通蔽微痾我们显能贤述小册子箫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