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二百十年。《汉书·路温舒传》:“ 温舒 从祖父受历数天文,以为 汉 厄三七之间。”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三七,二百一十岁也。自 汉 初至 哀帝 元年,二百一年也,至 平帝 崩二百十一年。” 汉 陈琳 《神女赋》:“ 汉 三七之 建安 , 荆 野蠢而作仇。”《宋书·符瑞志上》:“讖者云:‘赤厄三七’,三七,二百一十年,有外戚之篡。”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三七之妖运告终,九五之真人已出。”
(2).二十一岁。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第十二章引 清 无名氏《绣香囊》弹词:“二八登科标名早,三七入试举孝廉。”
(3).人死后廿一日。《儒林外史》第四回:“老太太是犯三七,到期该请僧人追荐。” 巴金 《家》三七:“ 珏 真可怜,她死了快到三七了,我们家里的长辈除了妈同姑妈,就没有一个人去看过她。”
(4).三魂七魄。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故审威德所以保社稷,割嗜欲所以固血气,然后真一存焉,三七守焉,百害却焉,年命延矣。”
(5).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有止血作用,也叫田七。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三七》:“彼人言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盖恐不然。或云本名山漆,谓其能合金疮,如漆粘物也,此説近之。”
“三七”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不同来源的详细解释:
以上内容整合自权威词典、医药资料及文学典籍,如需完整信息可查看相关来源。
《三七》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三七分开”的意思。在古代医药中常用来指代草药的一种处理方式,将草药研成细末,然后通过机械筛将粗细不一的颗粒分离,只保留细小的颗粒,以达到纯净的效果。
《三七》的拆分部首是“艹”,也就是草字头。它由5个笔画组成。
《三七》这个词的来源与古代医药有关。传说在古代医者的实践中,有一种植物,它的根有三个部分,也就是“三”,其他的部分有七个,也就是“七”。后来,人们把这种植物称为“三七”,并将其用于药物研制。
《三七》的繁体字为「參柒」。在繁体字中,「參」代表三,「柒」代表七。
古时候,《三七》的汉字写作「參柒」,与繁体相同。当时的字形与现代略有不同,但整体结构仍然保持一致。
1. 他们需要对草药进行《三七》处理,以便用于研制药物。
2. 医生告诉我,这种草药只有经过《三七》处理后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组词:三七根、三七粉、三七叶
近义词:白花七叶、粉七
反义词:五六、四八
矮子观场安内攘外百世保任背弓冰炭不投碧眼胡儿餔糟嫦娥抽冷子筹筭蠢厚蠢俗邸肆顿法恩遇二陵非道德主义丰羡富腴高深含冤受屈赫咺检遏建亥兼裒蠒丝脚店搅害蛟蛕湝湝季孙之忧机座考较考课令溃决辽警隆豺栾社梅花屋主末了难于女贞蟛蚎朴壹颇甚融光闰升申辨失称使下使心作倖退归托塔天王无况獮场祥云瑞气贤竹林小鞋矖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