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族名。原为 唐 黑水 靺鞨 诸部之一。后服属 渤海 。《新唐书·北狄传》:“ 铁利 故地为 铁利府 ,领 广 、 汾 、 蒲 、 海 、 义 、 归 六州。”
“铁利”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1. 历史部族名称()
2. 现代引申含义()
注意:第一种解释为权威历史文献记载的主流含义,第二种属于现代语言环境中的衍生用法,使用频率较低。
《铁利》是一个指代商业利益、金钱收益的词语。它形容某种行动或交易能够带来坚固、牢靠的利益,像铁一样不容易被破坏。
《铁利》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金」和「刀」。根据规范笔画,「金」的笔画数为8,「刀」的笔画数为2。
《铁利》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许仲琳的《店名诗合解》,意即商号获得可靠的利益。后来,这个词逐渐在商业和经济领域中广泛使用。
《铁利》的繁体字为「鐵利」。
在古代,「铁利」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例如,在清代光绪年间,「铁利」曾经写作「鐵鎏」。
1. 他的投资带来了巨大的铁利。
2. 这家公司的股票一直在走牛市,投资者赚了不少铁利。
3. 那位商人靠着诚信交易,赢得了客户的铁利。
一些与《铁利》相关的词语有:
1. 铁证(指确凿不移的证据)
2. 铁饭碗(指稳定的工作或收入来源)
3. 铁心(指坚定无比的决心)
与《铁利》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1. 利益
2. 利润
3. 好处
与《铁利》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1. 损失
2. 亏损
3. 负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