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糦的意思、大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糦的解释

古时祭祀所用黍稷之类。《诗·商颂·玄鸟》:“龙旂十乘,大糦是承。” 郑玄 笺:“糦,黍稷也。” 唐 张说 《封泰山乐章·豫和》:“亿上帝,临下庭。骑日月,陪列星。嘉祝信,大糦馨。澹神心,醉皇灵。”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大糦(dà xī)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含义与古代祭祀文化密切相关,主要表示盛大的祭祀活动或丰盛的祭品。以下从词典角度对其详细释义进行分项说明:


一、基本释义

  1. 盛大的祭祀

    “大糦”指古代帝王或诸侯举行的规模盛大、礼仪隆重的祭祀典礼。其中“糦”通“饎”,本义指酒食,引申为祭祀时供奉的黍稷、酒醴等祭品。《说文解字》释“糦”为“酒食也”,段玉裁注:“饎,酒食也。引申之义,凡酒食皆曰饎。”

    来源:《说文解字注·食部》

  2. 丰盛的祭品

    在祭祀语境中,“大糦”特指用于供奉神灵的黍稷、稻粱等谷物祭品,象征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诗经·商颂·玄鸟》有“大糦是承”之句,郑玄笺注:“糦,黍稷也。大糦,谓丰年之祭品。”

    来源:《毛诗正义·商颂》


二、文化背景与典籍出处

  1. 《诗经》中的用例

    “大糦”最早见于《诗经·商颂·玄鸟》:“龙旂十乘,大糦是承。”描述商王祭祀时以丰盛祭品供奉祖先的场景。此处“大糦”既指祭品,亦暗含对国运昌隆的祈愿。

    来源:《诗经集传·商颂》

  2. 周礼中的祭祀制度

    据《周礼·天官·膳夫》记载,周代设有“膳夫”一职专司王室祭祀饮食,其中“大糦”为最高规格的祭品之一,需以精选谷物烹制,体现“敬天法祖”的礼制思想。

    来源:《周礼注疏·天官冢宰》


三、字形与音韵解析


四、相关文化概念

  1. 与“粢盛”的关系

    “大糦”常与“粢盛”(zī chéng)并称,均指盛于祭器的谷物。《左传·桓公六年》云:“粢盛丰备”,孔颖达疏:“黍稷曰粢,在器曰盛。”二者均强调祭品的丰洁。

    来源:《春秋左传正义》

  2. 祭祀等级象征

    古代按祭祀规模分为“大祀”“中祀”“小祀”,“大糦”多用于“大祀”(如祭天地、宗庙),体现礼制中的等级秩序。《礼记·祭统》载:“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大糦之设即其具象化表达。

    来源:《礼记正义·祭统》


“大糦”作为承载华夏礼乐文明的核心词汇,其释义需置于古代祭祀文化框架中理解:既指隆重的祭典仪式,亦特指供奉神灵的丰盛谷物祭品。其文化内涵深刻反映了农耕文明中“报本反始”的信仰传统,是研究先秦礼制与语言文字的重要标本。

网络扩展解释

“大糦”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古文献分析:

  1. 单字解析

    • 大:常见义为“规模广、程度深”,在古语中也可表“重要、尊崇”。
    • 糦(xī):《说文解字》释为“酒食也”,指祭祀用的熟食或宴飨之物,如《诗经·商颂·玄鸟》中“大糦是承”即指供奉丰盛祭品。
  2. 组合含义
    “大糦”多指盛大的祭祀宴飨,特指古代以酒食祭神的隆重仪式,引申为对神灵或祖先的丰盛供奉。该词承载了古代礼制与信仰文化内涵。

由于该词罕用于现代汉语,若需精准解读,建议结合具体文献语境(如《诗经》原文)进一步分析。若为现代使用,需确认是否为“大禧”(表喜庆)等近音词误写。

别人正在浏览...

蔼然晻暧谙行笆壁拔河辈辈不稂不莠茶客盗辞东越独行根法柄分权扶匡改授盖屋钢轨够数规模亥有二首六身河梁之谊合作化后行画案画架花栲栲儿晦藏浑素活脱儿降雨量见始知终焦燥急促蜡坛羸钝连六旅帅埋头磨嘴穆护子黏巴巴宁愿农桒欧脱平解破题儿钱夹肉袒面缚三高讪斤山雉瘦硬书页四海他人私恚跅弛祥轮校短推长协私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