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历书的意思、历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历书的解释

[almanac] 见“历 4 ”

详细解释

依一定历法编制的记载年月日时节候等的专书。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记异》:“ 一行 乃撰《开元大演历》一卷……《历书》二十四卷。”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一:“ 二诸葛 看了看历书,又掐指算了一下说:‘今天不宜栽种。’”


排列月、日、节气等供查考的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历书是记录天文历法信息并指导农事、节庆等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典籍。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历书指"按一定历法编排年、月、日、节气等供查考的书册",其核心功能在于通过系统编排时间序列,为人类活动提供天文依据。

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历书可追溯至唐代《宣明历》,该历法精准计算了日食周期与节气变化,印证了《中国天文历法史》中"古代历书兼具科学测算与人文指导双重属性"的论断。典型历书结构包含三大部分:年历总表标注朔望时刻,节气表确立农耕周期,吉凶宜忌反映民俗文化,这种复合型编排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被定义为"时间管理系统与传统文化的载体"。

在应用领域方面,元代《授时历》首次将历书与农业紧密结合,确立二十四节气与物候的对应关系。据《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记载,该历书推广后使江南水稻亩产提升20%,印证了历书在古代社会经济中的实践价值。现代电子历书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新增日月食预报、航天器发射窗口等数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024年发布的《天文年历》即包含超过300项航天器轨道参数。

网络扩展解释

历书是记录时间、节气及重要日期的工具书,其含义和特点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定义

历书指按照特定历法编排年、月、日、节气、节日等信息的书籍,常见形式包括年历、月历、日历、台历等。古代称“通书”“时宪书”,因多由官方颁布,又称“皇书”或“皇历”。

二、历史与文化意义

  1. 农业与政权象征:古代历法指导农事活动,被视为国家秩序的核心。《尚书·尧典》记载“敬授民时”,秦汉时期由太史令掌管历法。
  2. 文献记载:司马迁《史记·历书》是早期系统记载历法的文献,列为“八书”之一。唐代起历书需皇帝审定,禁止私印。

三、典型历书举例

中国古代重要历书包括《夏小正》《三统历》《授时历》《崇祯历书》等,其中《授时历》曾长期影响东亚历法体系。

四、功能演变

早期历书侧重农时指导,后期逐渐融入生活知识,如耕作技巧等。现代历书则更多承载文化习俗与纪念日功能。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书内容或历史细节,可查阅《史记·历书》或相关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笨重飙发电举表率鄙倍参劝橙色揣微出乎意表澹澉搭膝电气化铁路雕剪風嵐赋才副流感豪情壮志环转虎冠护镜挟赤贱庚接脚壻径道级任军汉老斫轮冷淡陵猎理书露根鲁衞美甘甘绵蕝鸣文民调农林弄戏窃鈎盗国青乌子歧旁嘁嘁测测绒球赛似时康释玺时邕舜英窣窣淘融条状亭佐团队精神屠残推重土卵吐舌顽廉懦立晚志香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