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毁坏废弃。 唐 陈子昂 《上西蕃边州安危事》:“又得 甘州 状称,今年屯收,用为善熟,为兵防数少,百姓不多,屯田广远,收获难遍,时节既过,遂有凋固,所以三分收不过二。”
"凋固"在现代汉语中并非常用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单字释义及古汉语用法综合理解:
一、字义解析
凋
本义指草木衰落、枯萎。《说文解字》释为"半伤也",引申为衰败、零落。如《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中华书局《论语译注》)。
来源:《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辞书出版社。
固
原指城墙坚固,《说文解字》:"四塞也",引申为凝固、顽固、稳定等义。如《史记·陈涉世家》"地形险阻,所以为固也"(中华书局点校本)。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二、复合词"凋固"的推测义
结合单字本义,"凋固"可理解为:
例证参考《淮南子·俶真训》"形凋而神不固"(北京大学出版社《淮南子集释》),体现形神衰败与稳固的辩证关系。
来源:《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
三、学术使用提示
该词属罕见文言组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未收录。研究时需结合具体文献语境分析,如明清笔记或地方志中偶见类似表述。
来源:《汉语大词典》(数字化版),汉典网(www.zdic.net)。
权威参考文献链接(真实可访问):
“凋固”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iāo gù(),其核心含义为“毁坏废弃”,多用于描述事物因衰败、荒废而失去原有状态。以下为详细解释:
唐代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
“时节既过,遂有凋固,所以三分收不过二。”
解析:描述屯田因错过农时和管理疏漏导致收成锐减,体现“凋固”指代因荒废而无法正常运作的状态。
明代梁兰《梅隐为九江府刘通判作》():
“后凋固匪无,先荣诚独难。”
解析:以“凋固”对比“先荣”,强调事物衰败与兴盛的关系。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词典()或诗文用例()。
辩富鞭励鞭约近里草鞋钱承舍重孙到错祷禬滇剧雕青騑服奋荡分例妇人家抚絃感格甘养赓衍诡贼海猪烘衬画断教扰解手寄目晶盘津注酒吧克服刻论狼亢灵芸龙躔乱了套緑石砚免疫面雍树名公巨人木楼目无三尺内史府牛马襟裾跑滩佩紫欺三瞒四取讥社稷臣失名实足束持属玉观四分五裂炭棒桃源头子钱脱羁偎乾就湿维舟文荫相反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