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器的意思、大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器的解释

(1) [treasure]∶珍贵的器物

(2) [great talent]∶指能担负重任的人

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管子·小筐》

大器晚成

将来必成大器

详细解释

(1).宝器。《左传·文公十二年》:“君不忘先君之好,照临 鲁国 ,镇抚其社稷,重之以大器,寡君敢辞玉。” 杜预 注:“大器,圭璋也。”《左传·哀公十一年》:“初, 辕颇 为司徒,赋封田以嫁公女,有餘,以为己大器。” 杜预 注:“大器,鐘鼎之属。”

(2).喻重要的事物。《后汉书·公孙述传》:“兵者,帝王之大器,古今所不能废也。” 唐 司空图 《文中子碑》:“道,制治之大器也。”

(3).《庄子·让王》:“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成玄英 疏:“夫帝王之位,重大之器也,而不以此贵易夺其生,自非有道,孰能如是!”因以大器比喻国家、帝位。 宋 欧阳修 《英宗遗制》:“朕蒙先帝之遗休,荷高穹之眷命,获主大器,于兹五年。”《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自陛下嗣守元符,体临大器,圣神独断,谋諫莫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徐文定公》:“ 雍正 中, 廉王 允禩 ,贝子 允禟 以覬覦大器, 世宗 命诸大臣议其罪。”

(4).比喻有大才、能担当大事的人。《管子·小匡》:“ 管仲 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 唐 李渤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却愁清逸不干时,高踪大器无人知。”《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 吴衙内 青年美貌,学问广博,许多好处,将来必是个大器。” 郭沫若 《蒲剑集·青年哟,人类的春天》:“我们对于青年应该充分地给以营养资料,不时地对于外来灾害加以防护,让其自然发展,那他一定是可以成为大器的。”

(5).指天。《易·乾》“时乘六龙以御天” 三国 魏 王弼 注:“乘变化而御大器。” 孔颖达 疏:“大器,谓天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大器”是一个多义词汇,其含义随语境不同而变化,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五类:

1. 珍贵器物(本义)
原指象征权力或礼仪的贵重器具,如圭、璋、钟、鼎等。例如《左传》记载“重之以大器”,杜预注中明确将大器解释为钟鼎类器物。

2. 指杰出人才(常用义)
比喻能承担重任或成就大业的人。如《管子》称管仲为“天下之贤人,大器也”。现代常用“大器晚成”形容人才历经磨炼后取得成就,如“此子将来必成大器”。

3. 代指国家或帝位(政治隐喻)
《庄子》以“天下,大器也”比喻国家政权,宋欧阳修《英宗遗制》中“获主大器”则特指皇位。

4. 重要事物的象征(抽象引申)
如《后汉书》称兵器为“帝王之大器”,唐代司空图则将“道”视为治国大器。

5. 特殊语境中的扩展含义
极少数文献将大器引申为“天道”,如王弼注《易经》时提到“御大器”即指驾驭天道,但此用法较罕见。


语言演变特点:
从具体器物到抽象概念的演变轨迹清晰,如“钟鼎→人才→国家”的隐喻扩展过程,体现了汉语词汇从具象到抽象的文化思维模式。当代使用中,“人才”义项已成为最普遍的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器 - 词义、部首和笔画

词义

“大器”是一个常用的汉语词汇,意指具有大方、宽广胸怀以及高度智慧的人或物。这个词常用来形容那些能够胜任重要事务或担负重任的人才或物品。

拆分部首和笔画

“大器”的部首是“大”,它是一个常见的汉字部首,表示大小、宽广等含义。在汉字中,“大”作为一个独立的字形存在,可以单独使用或作为部首出现。整个汉字“大器”总共有10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大器”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和简体字保持一致,都是“大器”。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汉字的写法,汉字“大器”的写法可以有一些变体。例如,在篆书中,它的写法会略有不同,但整体上仍然能够识别出是“大器”的含义。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大器”的例句:

1. 他是一位真正的大器,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领导能力。

2. 这把剑的设计精美且坚固,是一件真正的大器。

3. 他以其大器的胸怀和智慧,赢得了众人的尊敬。

4. 担任这项任务需要一个大器的人来完成。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以下是一些与“大器”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大器晚成、大智大勇

近义词:大度、宽容、杰出

反义词:小肚鸡肠、琐碎、无能

别人正在浏览...

八览北斗七星被灾蒙祸不絶若线补温卜夜财帑残戾长扇抄撮澄肃垂涎三尺刺骨答辩黛蓄大卸八块點石碟酌隄繇断断休休煅石膏发夹访乐改议钢化玻璃鲠咽贵当活寳疆畛家翁恋新忘旧领子乱悖緑线懵懵懂懂谬忒攀陟迫划青松宅崎峭全烝曲蔽软肥瑞草魁手毫腾簇同舍生退耕推借土牛木马驼马屠殒危动微疾五恶趣乡梦先入为主校迹夕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