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灵壁的意思、灵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灵壁的解释

亦作“ 灵璧 ”。1.地名。 秦 末 项羽 破 汉 军于此。 唐 为 零壁镇 , 宋 元祐 间改为县, 政和 间又改 零壁 为 灵壁 。 明 清 属 凤阳府 。今称 灵璧县 ,属 安徽省 ,县治在 灵城镇 。《史记·项羽本纪》:“大破 汉 军。 汉 军皆走,相随入 穀 泗 水,杀 汉 卒十餘万人。 汉 卒皆南走山, 楚 又追击至 灵壁 东 睢水 上。”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一折:“恰纔 灵壁 之战, 项王 遣使徵 布 会, 布 与 龙且 有隙,称病不赴。”

(2).即灵壁石。 宋 陆游 《吾家旧藏奇石甚富今无复存者独道石一尚置几案间戏作三绝句》之二:“林虑灵壁俱尤物,散落人间不復还。” 明 袁宏道 《中山观长公雪浪石》诗:“ 峨嵋 积雪裹玄云,坐令灵璧羞季昆。”参见“ 灵壁石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灵壁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


一、作为专有地名(常见用法)

指中国安徽省宿州市下辖的灵璧县,是历史悠久的古地名。其核心释义与特征如下:

  1. 地理属性

    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属黄淮平原,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淮河支流穿境而过。

    来源:《中国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2019年修订版)

  2. 历史渊源

    “灵璧”之名始于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因境内“有石如璧,叩之有声”得名,南宋始置灵璧县,沿用至今。

    来源:《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年)

  3. 文化符号

    以“灵璧石”闻名,系中国传统赏石“四大名石”之首,其天然形成的造型、纹理、音质被视为文人雅士的审美载体。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


二、作为词语的引申含义(罕见文学化用法)

在非地名语境中,“灵壁”可拆解为“灵”与“壁”的复合词,但此用法极少见于现代汉语,多见于古典诗文:


使用场景区分建议

注:以上地名沿革、文化特征释义均依据国家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及权威工具书,确保信息准确性与学术规范性。

网络扩展解释

“灵壁”一词的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和来源综合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地名(安徽省灵璧县)

  1. 地理位置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接泗县,西邻宿州市埇桥区,南连蚌埠市固镇、五河县,北与江苏省铜山、睢宁接壤,总面积2054平方公里,人口约118.3万。

  2. 历史沿革

    • 秦末楚汉相争时,项羽曾在此大破汉军(《史记·项羽本纪》记载)。
    • 唐代设零壁镇,宋元祐年间升为县,政和年间更名为“灵壁”,明清属凤阳府,现为安徽省辖县。
  3. 文化特色
    以“灵璧三绝”闻名:虞姬文化、灵璧石(中国四大名石之一)、钟馗画,素有“奇石之乡”之称。

二、其他含义

  1. 灵璧石
    指当地特产的一种观赏石,质地细腻、形态奇特,常用于园林造景。

  2. 文学典故
    部分文献(如)提及“灵壁”作为成语,比喻“才智超群,能抵御困难”,但此用法较为罕见,且未见于权威历史典籍,可能为现代引申义。


提示:若需进一步了解灵璧县的历史事件(如楚汉战争)或灵璧石的具体特征,可参考《史记》或地理类权威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鳌掷鲸呿白规半流质虣出嬖媚材技采珠层台朝宴车头车衣蹙遏醋味达达丹气丹霄路的溜扑碌灯筒发蒙启滞缚格富户根嗣鼾睡怀任火针简诬僥驳计筴涓滴不漏飓风云开花结实跨空联类麟止马马虎虎嫚辞贸名蒙倛穆护子刨花平颇破散签钉气性群艺三蕉叶三资上之回神机儵爚搜遗素纨太上忘情谈情说爱特进天缘凑合跳浪同牢瓦砾苇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