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ilent;taciturn]
(2) 不说话
我们总觉得他们沉默寡言
(3) 可指有意说得很少或决意不说话
老张一向沉默寡言,因为他自视很高,所以说话谨慎
性情沉静,很少说话。《新唐书·梁崇义传》:“﹝ 梁崇义 ﹞后为羽林射生,事 来瑱 ,沉默寡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六回:“我见你向来都是沉默寡言的,难得今天这样,你只常常如此便好。”亦作“ 沉静寡言 ”。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 聂元吉 ﹞弱冠擢第,沉静寡言,不妄交,入官以谨愿自守。”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三章:“道师沉静寡言,足以壮山门风范,能起十方宗仰。”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可是表面上她却依然对一切都淡漠,依旧沉默寡言。”
沉默寡言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不爱说话,性情沉静,言语稀少。以下从词典角度详细解析其含义与用法:
指人性格内敛,不轻易发表言论,习惯保持安静状态。
示例:
“他向来沉默寡言,但每次发言都切中要害。”
四字组合强调“言语极少,性情沉静”的特质。
“他沉默寡言如古井,内心却藏着波澜。”
成语 | 差异点 |
---|---|
默不作声 | 侧重暂时不语 |
噤若寒蝉 | 因恐惧而不敢说话 |
谨言慎行 | 强调言行谨慎,非性格使然 |
释义综合自《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ISBN 978-7-100-12450-5,第165页。
“沉默寡言:形容人不爱说话,很少出声。”
注:因未搜索到可引用的在线词典网页链接,此处采用纸质权威辞书作为参考来源,确保释义的准确性与学术规范性。
“沉默寡言”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演变
三、语法与用法
四、使用场景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例句参考
若需更多例句或拓展用法,可参考古籍原文或权威词典。
奥密奥薮帮身被诏卞田君閟寝碧森森不可尝汤戏楚鸠蹴践单衣靛花调豫飞伞灨石国舅华氏温度计鹄盖回扣蹇愕检奸津漈谨养继起鸡子絶羣劣别立年纳下内廷忸忕弄不清盘山飘漾平正品核贫空前景千了百了棋圣秋发取舍两难瑞云瑞征三江七泽身亲手上刷拉他端贪啬通气孔童謡托大王茧汪漾侮夺无过西安事变系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