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盗憎主人的意思、盗憎主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盗憎主人的解释

比喻奸恶的人怨恨正直的人。语出《左传·成公十五年》:“ 伯宗 每朝,其妻必戒之曰:‘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於难。’”《后汉书·马援传》:“及臣还反,报以赤心,实欲导之於善,非敢譎以非义,而 嚣 ( 隗嚣 )自挟姦心,盗憎主人,怨毒之情,遂归於臣。”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卢仝》:“ 仝 復虑盗憎主人,愿罢之。”亦作“ 盗怨主人 ”。 汉 刘向 《说苑·敬慎》:“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亦省作“ 盗憎 ”。 唐 薛能 《春日寓怀》诗:“幽拙未谋身,无端患不均;盗憎犹念物,花尽不知春。” 宋 王禹偁 《谏议大夫臧公墓志铭》:“臣观 汝士 之所为略无私过,盖盗憎民怨尔。” 清 顾炎武 《将去关中别中尉存杠于慈恩寺塔下》诗:“世业为奴有,空名任盗憎。”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盗憎主人”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该成语字面指盗贼憎恨被偷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怨恨正直的人。其核心内涵揭示了善恶对立关系中,作恶者因正直者的存在而感到威胁,从而产生敌意。

二、出处与典故

出自《左传·成公十五年》。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伯宗因正直敢言遭郤氏三兄弟(郤锜、郤犨、郤至)嫉恨。其妻曾劝诫:“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后伯宗果然被晋君借故杀害。故事通过盗贼与物主的关系,影射奸佞对忠良的迫害。

三、用法与结构

四、延伸解读

部分典籍如《后汉书·马援传》将其引申为施恩反遭怨恨的现象,但主流解释仍以《左传》的善恶对立为核心。英文可译为“Bad eggs hate the honest”。


若需了解该成语在具体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案例,可查阅《左传》相关篇章或权威成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盗憎主人》的意思

《盗憎主人》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盗窃者憎恨受害者的正确行为”。这个成语形容那些做坏事的人十分反感被他们所伤害的人表现出的道义和正义。

拆分部首和笔画

《盗憎主人》的拆分部首是“皿”、“心”和“丶”。

它一共有13个笔画。

来源

《盗憎主人》最早出自《诗经·豳风·谷风》:“偷臍也囗皿憎夫广心,枈枈麑丸,憖其衿巾。”这句诗意味着偷窃者憎恶正直的人。

繁体

《盗憎主人》的繁体字为《盜憎主人》。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作“盜憎主人”,与现代写法相同,没有太大差别。

例句

他偷走了我的钱包,但却对那些报案的人十分厌恶,真是一个典型的《盗憎主人》。

组词

1. 盗贼

2. 憎恶

3. 主人

4. 偷窃

5. 道义

近义词

1. 盗贼憎恨受害者

2. 窃盗怨恨被害者

反义词

1. 善良主人

2. 正直受害者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