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刀铭的意思、刀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刀铭的解释

古代文体之一。刻在刀上的铭文。《陈书·文学传·陆琰》:“﹝ 世祖 ﹞以 琰 博学善占诵,引置左右,尝使製《刀铭》, 琰 援笔即成,无所点窜。” 北周 庾信 曾作《刀铭》诗三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刀铭,作为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以从其构成语素“刀”和“铭”的本义及组合义来理解。以下是基于汉语词典角度的详细解释:

刀铭 (dāo míng)

  1. 基本释义:

    • 指刻铸在刀(主要指古代兵器或礼器用刀)上的文字。
    • 核心在于“铭”,即镌刻在器物(此处特指刀)上用以记功、纪事、自警或装饰的文字。因此,“刀铭”特指这种刻在刀身上的铭文。
  2. 语素解析:

    • 刀 (dāo): 本义指用于切割的器具,特指古代作为兵器或仪仗使用的刀剑类武器。引申可指形状像刀的东西或用作量词。
    • 铭 (míng): 本义指在器物上刻字。《说文解字》释为:“铭,记也。从金,名声。” 段玉裁注:“记,识也。引申之为铭识,凡刻石识金皆曰铭。” 其核心含义是在金属(尤其是青铜器)或石头上镌刻文字,用以记述功德、事迹、警戒或标识。引申为刻写下来的文字(如墓志铭、座右铭),以及铭记不忘的意思。
  3. 具体内涵与特征:

    • 载体特定性: “刀铭”明确指出了铭文所依附的载体是“刀”,区别于刻在钟鼎(钟鼎文/金文)、石碑(碑铭)、青铜器(彝器铭文)等其他器物上的铭文。
    • 内容多样性: 刀铭的内容可能包括:
      • 纪功: 记录刀的主人的功绩或此刀在战争中的功勋。
      • 记事: 记载铸造时间、地点、工匠或拥有者信息。
      • 自警/箴言: 刻上警示格言或座右铭,提醒持刀者(如将领)的职责或品德要求(如“忠”、“勇”、“仁”)。
      • 装饰与标识: 具有装饰性,同时标识刀的归属或特殊身份(如御用、将帅佩刀)。
    • 历史与文化价值: 作为古代物质文化与文字记载的结合体,刀铭是研究古代冶金技术、军事历史、社会制度、文字演变(特别是金文、篆书在兵器上的应用)以及思想观念的重要实物史料。其文字风格、内容、铸造工艺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 存在形式: 刀铭多见于古代青铜刀剑,尤其是商周至秦汉时期的兵器或礼器佩刀上。其文字通常以阴文(凹刻)或阳文(凸起)的形式铸刻在刀身、刀格(护手)或刀柄上。
  4. 实例参考:

    • 虽然“刀铭”作为固定词条在常见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较少(更常见的是“铭文”或具体器物如“剑铭”、“鼎铭”),但其概念在历史文献和考古研究中是清晰存在的。例如,考古发掘出土的古代刀剑上常发现有铭文,如战国青铜剑、汉代环首刀等,这些上面的文字即可称为该刀的“刀铭”。
    • 古代文献如《礼记·祭统》提到“夫鼎有铭”,虽然说的是鼎,但阐明了铭文“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的功能,这与刀铭中纪功、记事的目的是相通的。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对金文(包括兵器铭文)的研究也涵盖了这类器物上的文字记录。

“刀铭”指古代刻铸在刀(主要是兵器或礼器)身上的文字,是铭文的一种特定形式。它承载着纪功、记事、自警、标识等功能,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艺术和文字的重要载体,体现了“铭”这种镌刻记事传统在特定器物上的应用。其核心在于“刀”为载体,“铭”为内容与形式。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刀铭”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刀铭指古代刻在刀上的铭文,属于文体的一种。其内容通常包含对刀的赞美、使用者的志向或工匠的标识等,兼具实用性和文学性。

二、内容与类型

根据文献记载,刀铭主要分为三类():

  1. 刀的名称:如古代名刀“龙雀”“百辟”等;
  2. 作坊字号:记录铸造工匠或作坊的信息;
  3. 励志名言:如“精忠报国”“无曰不虞,戒不在明”等警句。

三、历史文献中的例子

四、文化意义

刀铭不仅体现铸造工艺,更承载着勇气、忠诚等精神内涵()。例如古代士兵的佩刀常刻有“精忠报国”,既彰显身份,又寄托家国情怀。


如需进一步了解刀铭的具体诗文案例,可参考《陈书》《庾信集》等古籍,或查看、6的文献出处。

别人正在浏览...

白狗子别所兵头兵形驳选长法常心刬尽朝餔持仓量惆怅床帏待待儿登闳垫褥琱琢敌鬭帝箓豆奶分崩离析風饕肤合干安曲高赞公约勾镰腿鬼炊火纸简符耩子金徽瘠土居留砍一枝损百株渴望梅马通秘策悯嗟炰鼈脍鲤擗踊侵蟊气信猞猁数不清水瓢死寂涕泪交零停牌体外受精驮驮丸剑威诈问知无耳物阜民安无容赘言享燕仙童仙女显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