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铠曹的意思、铠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铠曹的解释

掌管铠甲的官署。 三国 魏 曹植 《上铠表》:“今世已平,兵革无事,乞悉以付鎧曹自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铠曹是古代中国掌管铠甲、兵器等军械储备与管理的官署名称,属军事后勤机构。其释义及沿革如下:


一、字义与职能


二、历史沿革与隶属关系

  1. 起源:

    始设于北魏,隶属太仆寺,后改隶卫尉寺(《中国古代官制大辞典》)。

  2. 隋唐定制:

    隋朝于卫尉寺下设“铠曹参军”,唐朝沿袭,并扩展至东宫十率府及各都督府、都护府,均设铠曹参军一职(《新唐书·百官志》)。

  3. 职能细化:

    唐代铠曹需定期核验府库兵器,记录损耗,督办修缮,战时统筹装备调配(《唐六典·卫尉寺》)。


三、文化意义

铠曹反映了古代军事制度中“器械管理”的专业化分工,凸显冷兵器时代后勤保障的重要性。其官职常见于唐代边塞诗与历史文献,如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中“铠曹新宠护”即指此职。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通典·职官典》(杜佑)
  3. 《中国古代官制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
  4. 《新唐书·百官志》(欧阳修等)
  5. 《唐六典·卫尉寺》(张说等)

网络扩展解释

“铠曹”是中国古代官署名,主要职能为掌管铠甲及相关军备事务,其历史沿革和具体含义可综合多个来源解析如下:

词义解释

铠:指铠甲,即古代作战时士兵穿戴的金属护具。
曹:意为分科办事的官署或部门。
合义:即“掌管铠甲的官署”。


历史沿革

  1. 起源
    • 东汉末年,曹操丞相府下设铠曹,为僚属诸曹之一,设掾、属各一人,负责铠甲管理。
  2. 三国至隋唐
    • 三国魏:沿置,曹植在《上铠表》中提及铠曹职能,表明其负责铠甲的调配与维护。
    • 两晋南北朝:公府、将军府普遍设置,长官称参军或行参军。
    • 隋唐:隋代王府、诸卫及太子卫率沿用;唐初仍存,贞观年间废除,但十六卫及太子卫率保留铠曹,长官为参军事。

职能范围


补充说明

若需进一步了解历代官职演变,可参考《中国历代职官辞典》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败乱边酋鄙近敝力宾者参燮赤粱吃重春熟刺舌蹴几兜术天丰甘风凉人甘炰古月和霭横话黄串饼皇位践厤獍难禁絶谨养矜育积愚空调机历试慄斯六沴礼文莅职儱偅没槽道煤精门轴密简乃老浅春翘袖弃背棨传轻媚倾目曲领繞弯申敬蛇蛭蹜蹜桃符田家妇同产子偷工讬说违夺蚊树乌帽红裙遐望谐俪卸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