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山名。在 山东 曲阜县 东南,连 泗水 、 邹县 界。相传 孔子 父 叔梁纥 、母 颜氏 祷于此而生 孔子 。故 孔子 名 丘 ,字 仲尼 。《史记·孔子世家》:“ 紇 与 颜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 ,祷於 尼丘 得 孔子 。” 唐 程弥纶 《怀鲁》诗:“ 曲阜 国, 尼丘 山, 周公 邈难问, 孔子 犹啟关。” 清 侯方域 《拟上遣官致祭先师孔子阙里群臣谢表》:“风生 泗水 ,初传元运之笙鏞;神降 尼丘 ,永式遐心之金玉。”
(2).指 孔子 。《梁书·处士传·阮孝绪》:“跡既可抑,数子所以有餘,本方见晦, 尼丘 是故不足。” 清 钱谦益 《谒孔子林越翌日谒先圣庙》诗:“ 鲁 甸千年国, 尼丘 万代师。”
“尼丘”一词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解释,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尼丘是山名,位于山东曲阜东南部,与泗水、邹县交界处。该山因孔子父母的传说得名:孔子父亲叔梁纥与母亲颜氏曾在此祈祷,后生下孔子。因此,孔子得名“丘”,字“仲尼”(“尼”与“丘”均与山名相关)。
代指孔子
因孔子之名源于尼丘山,后世常以“尼丘”指代孔子本人。例如《梁书》中“尼丘是故不足”即用此意。
成语含义
在部分典籍中,“尼丘”被引申为“遭受严重惩罚或打击”的隐喻。这一用法源于古代传说:一名叫尼丘的人因犯罪被罚背负重物攀爬陡峭山丘。
《史记·孔子世家》明确记载:“紇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印证了尼丘山与孔子诞生的关联。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史记》《梁书》等古籍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尼丘》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多种解释,常用的意思是指尼子和丘陵。以下将对此词的拆分、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说明。
《尼丘》的拆分部首是尸(shī)和土(tǔ),其中尸是指尸骨,土是指土地。这个词包含5个笔画。
《尼丘》一词的来源比较复杂。一种说法是尼子是指僧尼,丘陵是指山丘,因此《尼丘》指的是位于山丘上的寺庙。另一种说法是尼子是指尼姓的人,丘陵是指他们居住的地方,因此《尼丘》指的是尼氏族人的居住地。
《尼丘》的繁体写法为「尼丘」,与简体写法相同。
古时候《尼丘》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古代写法需要根据历史文献进行考证,目前没有一致的记录。
1. 山下住着个尼子,她每天往山丘上的寺庙里去修行。
2. 这片尼丘的风景很美,特别适合休闲散步。
与《尼丘》相关的组词有:尼姓、丘陵、尼家、尼氏、寺庙等。
与《尼丘》近义的词语有:僧寺、宗庙、山寺、山丘等。
与《尼丘》反义的词语难以确定,根据具体语境可能有不同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