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鼇客的意思、钓鼇客的详细解释
钓鼇客的解释
亦作“ 钓鰲客 ”。谓有远大抱负或豪迈不羁的人。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狂谲》:“ 王严光 颇有文才而性卓诡,既无所达,自称‘钓鰲客’,巡歷郡县,求麻铁之资,云造钓具。”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钓巨鳌》:“ 会昌 四年, 李相公 绅 节镇 淮南 日…… 张祐 遂修刺謁之,诗题衔‘钓鼇客’,将俟便呈之。相国遂令延入,怒其狂诞,欲於言下挫之。及见 祐 ,不候,从容及问曰:‘秀才既解钓鼇,以何物为竿?’ 祐 对曰:‘用长虹为竿。’又问曰:‘以何物为钩。’曰:‘以初月为钩。’又问曰:‘以何物为饵?’曰:‘用 唐 朝 李相公 为饵。’相公良久思之,曰:‘用予为饵钓,亦不难致。’遂命酒对斟,言笑竟日。”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六:“ 李白 开元 中謁宰相,封一版,上题曰:‘海上钓鼇客 李白 ’。” 叶玉森 《一岛》诗:“不知何处钓鰲客,来此从荒闢蜃楼。”参见“ 钓鼇 ”。
词语分解
- 钓的解释 钓 (釣) à 用饵诱鱼上钩:钓鱼。钓饵。垂钓。钓具。 施用手段取得:沽名钓誉。 笔画数:; 部首:钅;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钓鼇客”是“钓鳌客”的异体写法(“鼇”为“鳌”的繁体或异体字),是一个古代成语,具有以下含义和背景:
词义解释
-
核心含义
比喻拥有豪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之人。其中:
- 钓:钓钩,象征志向或手段;
- 鳌:传说中的海中巨龟(一说为龙首鲤鱼),《列子·汤问》记载其能背负仙山;
- 客:指代人物,含洒脱不羁之意。
-
文化意象
成语通过“钓巨鳌”的夸张想象,凸显追求宏伟目标的勇气与气魄,常用于形容文人志士的胸襟。
典故与用法
- 出处:
源自《列子·汤问》中“龙伯国巨人一钓连六鳌”的传说,后成为文人自喻抱负的典故。
- 著名用例:
唐代李白曾自称“海上钓鳌客”,以彰显其桀骜不驯的个性与济世理想(见于宋代赵德麟《侯靖录》)。
语言特征
- 结构:偏正式成语,可作主语、宾语或定语(如“他堪称当代钓鳌客”)。
- 年代:古代用语,现代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
扩展说明
该词与“鸿鹄之志”“揽月摘星”等表达志向的成语类似,但更侧重豪迈不羁的特质。需注意“鳌”在不同典籍中形象略有差异,但均指向非凡之物,强化了成语的象征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钓鼇客》是一个词语,用来形容那些擅长钓鼇的人。下面是关于该词的一些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钓鼇客》可以拆分成三个部分 - 钓(钅+吊)鼇(鱼+敖)客(宀+口)。它总共有13个笔画。
来源:这个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传说和文化。据说“鼇”是一种古代神兽,形状像龟,体型巨大。因此,擅长钓捕这种神兽的人被称为“钓鼇客”。
繁体字:《钓鼇客》的繁体字是「釣鼇客」。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和现代有所不同。关于《钓鼇客》这个词的古代写法,我暂时无法提供确切信息。
例句:他是一位优秀的《钓鼇客》,每次都能钓到巨型鱼类。
组词:《钓鼇客》这个词本身已经是一个组合词,暂时无法提供更多相关词汇。
近义词:钓鳌高手、捕鳌之士。
反义词:垂钓菜鸟、不懂钓鱼的人。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