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贪婪残酷。 唐 李商隐 《杂纂·不可过》:“遭贪酷上官,恶俗同僚。”《明史·谢瑜传》:“比疏上,令如贪酷例除名, 瑜 遂废弃,终於家。”《石点头·乞丐妇重配鸾俦》:“可见家道富饶的人,免得贪酷,致损名节。” 林纾 《诰授光禄大夫郭公墓志铭》:“ 金满 奸狡,恒以官吏贪酷状扇其徒类。”
(2).指贪婪残酷的人。《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务进柔良,退贪酷,各正厥事焉。”
“贪酷”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基本含义
由“贪”(贪婪、贪心)和“酷”(冷酷、无情)组成,形容人既贪婪又冷酷无情,常指为追求私利而不顾他人感受或道德准则的行为。
使用场景
多用于批判性语境,例如描述官员滥用职权、剥削百姓,或形容个人为利益不择手段。如《红楼梦》中提到的官员“有贪酷之弊”,即指其利用职权敛财并残害民众。
古籍出处与历史背景
典型示例
近义词与关联概念
类似词汇包括“贪暴”“残虐”等,均强调贪婪与暴虐的结合。与之相对的“柔良”则指温和良善的品质,古籍中常以二者对比凸显道德批判。
“贪酷”不仅是一个描述性词汇,更承载了历史和文化中对权力滥用与道德沦丧的批判,常见于文学作品和史书记载。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故或例句,可参考《红楼梦》相关章节或《明史》等史料。
贪酷(tānkù)是一个汉语词语,有两种不同的意思:
贪酷的“贪”字,它的部首是“贝”,共12画;“酷”字的部首是“酉”,共10画。
《贪酷》一词的来源及其具体的创造者没有确切记录,可能是由民间流传而来。
繁体字中,“贪”字和“酷”字的形状与简化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贪的形状与现代相似,而酷的写法会有一些变化和差异。
艾符傍接辩数标舵蔡伦传真初级小学从星黨塾诞谬动员都都磨磨二婚头二贾番陈凡僚风带忿忮复印机岗亭干枉国闻骇恻后坐环林奬劳降娄郊墅锦纨进住济然鸠僝拒逆科半榼藤可知是髡刖栊槛乱头脉诊马迹蛛丝盟兄弟明扬腩炙泡泡口香糖抢案谴毁耆耋擎跽弃逝善念深虑诗奁世券宿怒淘箩忘名帏箔衔告相谑